一堂讨论唐诗节拍的课
(2021-05-24 09:57:48)分类: 随笔 |
一堂讨论唐诗节拍的课
今天,我把《5·20暴雨(新韵)》:雷鸣电闪玄冥妄,白水溪流变应龙。浩荡山城无路走,洪泽漫道阻车童。”让学生看看,读读。然后就问:“这首诗的格律是哪种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我说:大家划划每句的节拍。
学生划出来,我问:“一句和二句的节拍,三句和四的节拍同不同?”
“不同,”学生回答。
我问:“一二句的节拍不同,或三四句的节拍也不同,这样行不行呢?”
“不知,”学生说。
我故意说:“一首诗,每对上下句的节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有人说不行。我读诗少,记忆力差了。请大家想想学过的绝句,举出上下句节拍相同的例子。”
“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位女同学想了想才说。
我又说:“很好,有没有上下句的节拍不同的例子?”
“应该有,”一位女学生想了一下说。
我高兴地问:“那首诗?,请告诉大家!”
“初中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位女学生朗诵道,然后说,“四句的节拍分别是二二一二,二二二一。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我竖起大拇指说:多谢你啊,为我找到证据。
其他同学争先恐后拿出高二第一学期的《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有的说:《辛夷坞》绝句的第一二句的节拍不同,分别是二二一,二一二。
有的说:《送沈子福归江东》绝句的第一二句的节拍也不同,分别是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有的说:李白的《越女词五首(其三)》的第三四句的节拍也不同,分别是二二一,二一二。
“好,好,这就够了,这说明绝句的上下句的节拍可以同,也可以不同。”我高兴地点赞,又说,“希望你们能继承和发展唐诗宋词元散曲等古代文化遗产。”
我问:“格律在诗词有什么用呢?”
“不知。”学生齐声说。
我说:“诗讲究形式美、音乐美和格律美,讲究拍律是为了朗读,因为讲节拍为了小停顿,讲平仄为了抑扬顿挫,讲压韵为了琅琅上口。诗词最重要的是什么?”
“意象,意境。”学生大声回答。
“所以,唐诗出句和对句的节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什么呢?”
“世界是丰富的,要多彩,不要呆板。诗词之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