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见不平一声吼--评《红楼止梦》

(2011-04-11 15:13:33)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杂谈

“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句话原本用来描述“水浒”英雄的话移至“红学”领地倒也颇感贴切,因为“红学”本身便是一番别样江湖。二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墨客如过江之鲫,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方向,深刻独到、精辟犀利者有之,走火入魔、诡异玄乎者有之,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这种情况下,央视著名主持人崔志刚也加入到《红楼梦》研究者(或“准研究者”)的队列中来,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意外。《红楼止梦》做到了独辟蹊径,切入角度相当精彩,是作者“吁止研究”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视为一部虽无具体论敌却针对性极强的檄文式论著。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给人的便不只是意外,还包含着惊喜与感佩!

    瞎喊乱吼是不行的,有勇无识难免贻笑大方。崔志刚的“伟大”恰恰在于它的“吁止”是建立在对《红楼梦》研究盛况(或曰乱象)的全景把握和粗略分析之上的。资料之丰厚和对各流派各观点的梳理之精密,足见作者是有备而来、胸存点墨的。崔志刚在分析了现存红学成果和“成果”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之念”:是不是有人吃准了很多情状已经无法黑白对质,于是便可弃“唯物”投“唯心”,主观臆断、任意发挥;于红楼本著的考证和探秘之外,援引神秘力量等奇异途径来解读《红楼梦》难道真能别开生面;红楼江湖纷争狂热不退,难免给予了不良之徒造假的空间,就《红楼梦》研究的严肃圣洁而言,此种怪异反常之象不得不防!“这一本痴迷了数代人的奇书的研究者们可以歇歇了,不管红楼江湖多么风起云涌,终究就是一部小说。让人们在文字架构起来的美好情境中品味其中的诸多美感,让人们从那些故事、描写中了解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情态,就已经足够。”

    普通读者的视角、普通读者的立场,是《红楼止梦》一书的亲和力所在。媒体工作者的机敏与理智,加之受过理工科基本逻辑的训练,使得这本书读起来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真正“stop”是不可能的,“止梦”之说更像对《红楼梦》研究回归正途的呼吁和期盼,这声“吼”的意义更在于一种意愿和一种声音的表达。

http://www.hf365.com/ent/images/0.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