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学而篇第一1.11——1.13》教学设计

(2009-03-20 18:11:42)
标签:

小组

合作

论语

学而

教学设计

杂谈

分类: 论语教学

《论语·学而篇第一1.11——1.1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论语·学而篇第一1.11——1.13》,并能做到当堂成诵;

2、了解1.11——1.13三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孔子对孝和礼的一些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这三则《论语》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回顾前面学习的与孝有关的几则《论语》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的前十则,请大家想想,前十则中有哪些是讲“孝”的?(指名学生背诵前面关于“孝”的几则《论语》,大家补充或纠正。)

2、大家齐背前面学习的关于“孝”的几则《论语》。

3、由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引入新《论语》的学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的这句话既是对一个人的“孝”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丧葬之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学而篇第一》,继续了解孔子及其弟子对于“孝”和“礼”的一些观点。(板书:《论语·学而篇》1.11——1.13)

(二)分组学习三则《论语》

1、提出分组学习要求:

(1)各小组所有成员必须熟读要学习的一则《论语》,做到朗读流利,停顿准确。

(2)各小组必须根据老师给出的注释,共同合作,大致了解这则《论语》的主要意思,并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来。

(3)如果遇到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留待全班交流的时候解决。

(4)学习后各小组必须派一个代表把自己本组学习的《论语》准确、流利地朗读出来,并解释意思。

2、教师出示三则《论语》的相关注释。

1.11:没:去世。  道:主张,规矩。

1.12:先王:过去的君王。 斯:这。 由:用。 不行:行不通。

1.13:信:承诺。复:实践诺言。 因:依靠。 宗:遵奉,学习。

3、各小组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认真自学,教师参与学习,了解学生自学状况,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三)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安排各派一个代表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形式:先朗读,后解释意思,可以在解释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各小组汇报的时候,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对理解不正确的进行点拨。

(四)选取小老师讲解这三则《论语》

1、根据刚才汇报的情况,大家推选三个朗读最好,表达流利、准确地同学担任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这三则《论语》。

2、教师对小老师提出要求:

(1)带领大家朗读三遍,朗读时要求读音正确、停顿准确;

(2)把每一句的意思解释清楚,并能够流利地连贯起来说上两遍,使大家都能够理解。

(3)可以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帮助大家尽量把自己教的《论语》背诵下来。

3、小老师根据要求给大家讲解这三则《论语》。

(五)教师检查小老师讲解成果

1、教师随意指名三名同学分别朗读这三则《论语》,大家适当点评。

2、教师随意指名六名同学说说这三则《论语》的意思。

3、全班推选优秀小老师,并说说理由。

4、全班自由说说这三则《论语》的意思。

5、全班齐读这三则《论语》。

(六)教师总结

1、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三则《论语》,大家又有了哪些收获?(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三则《论语》,懂得了一些孔子关于“孝”和“礼”的观点,而且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以大家为主,老师在旁边做一个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种方式,并积极地参与到我们这样的学习中来,使我们的《论语》学习更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