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孩子,怎么办

(2012-12-31 22:54:38)
标签:

李旻

青少年的奋斗精神

老师辅导什么

教育

文化

分类: 老师如何成长

只要是孩子,不管是初中的,还是小学的,那么,他们都一定比大人天真,单纯,简单,有活力,爱笑,贪玩,喜欢表现。但是,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子,对老师和周围的大人说的,和要求的,什么都无所谓,不爱笑,不真诚,看不见天真,表情严肃,说话很冲,对学习抵触,有的甚至满口脏话,反正,看上去不像个孩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想帮助他们回到正常可爱的状态里来,辅导老师必须这么做:

 

先把自己的思维和观念扩展,承认这样的孩子,和我们老师自己,是一模一样的生命,和我们一样高贵,也和我们一样内心希求着希望和幸福,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得承受住这些孩子身上的一切不足,还能真心的去体谅这些生命的不容易和无奈。

 

这要求,老师必须能先接受自己的不足,还得已经做到能深深的喜欢上,这个带着许多不足的自己。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允许他们可以存在着这些不足。不然的话,如果老师认为自己和他们本质不同,比他们厉害和优秀,那么,就一定无法体谅他们的不容易。

 

如果老师能体谅到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是有着许多不容易的生命,也是有着许多美好妄想的人,这些他们的心,才会愿意和我们老师对接,否则,如果老师站在高处,一副圣人教诲为他们的不足痛心疾首的样子,准备着操刀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话,他们的心,永远不会和老师对接,所以,也就必定会继续对老师做的一切无所谓。

 

总之,老师要想改变这些孩子的现状,必须先触动他们的心;老师要触动他们的心,必须先承认他们的虽然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生命,也是有值得尊重和呵护的地方的。

 

然后,老师去包容他们一切的给他们喝彩,不断的去肯定他们的一举一动里的积极面,比如他们表情不屑、冷漠怪声怪气的和老师对话,你可以肯定他们这样举动里的“他们的吐字清晰,他们敢来到老师面前和老师对话的勇气,他们的耐热或者耐寒品质,他们敢于思考老师问题的志气,他们敢于听老师出的题的好学精神”等等。

 

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打消他们对老师的敌意,慢慢的把心互相对接。只要他们愿意把心与你对接了,他们的表现会更加多,更加积极,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把柄来肯定和赞赏他们了。

 

这部分孩子成为了什么都无所谓的状态,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滑头无所谓、油盐不进的人,是因为他们缺少生命的肯定和指引太多了。老师来改变他们,就是给他们一条出路,所以,如果上来,就是抓住他们的一个一个缺点,来剪除,而不去管这些缺点产生的根源有没有得以剪除和控制,那么,老师必然会适得其反。

 

等到老师和这些孩子的心,对接了很久了,他们也得到了更多的生命滋养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操刀去剪除他们以前的恶习和缺点了,毕竟他们都是孩子,可塑性还是很强的。一个得不到周围人们爱的滋养的孩子,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老师和家长怎么要求,怎么管束,这是人的本能。

 

可是,许多的老师和家长,一生都停留在很低的层次上,在那里反复循环,他们因为自己有了点学问,以及早懂了、多懂了一些知识和道理,而且面对的是那些满身毛病的小孩子,于是,就无法再有悲悯之心,无法再把自己等同于那些有缺点的小生命了,总想举起屠刀就为社会做点好事,可是,结果是无效果或者是更坏,于是这些老师和家长,就会愈加的给这些小生命定为无药可救。

 

 

这就是中国孩子成长现状,要改善,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一国家的政策能所为,而是成千上万有志气的年轻人,长年累月的一点一点做出来的。用我们自己已经成熟的或者勇敢迈向成熟的生命,散发爱给所辅导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和学生的学校里的老师,以学生的进步表现为起点,带动他们三方进入良性的循环里,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最终终结于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成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进取有志向的青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