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鸳湖集》[2022年10月——年月]——江右贵溪文心楼主人、文心子滕萬良撰

(2023-10-30 05:13:48)

卷十二[202310——202310]

[五律36首、七绝49首、七律19首、词1首、古风1]106件。

 

1
七律        偶感
听莺高树使吾痴,初已朦胧便可知。
寂静观书习惯我,悄然灵感又呼伊。
成诗放置三天晚,入笈难能一岁迟。
学得前人思绪有,经年如此总相期。
2
七律        读史
自古贤人好菜蔬,南山不免去荷锄。
才成几句因诗晚,欲怪千年算笔疏。
陋室桌前勤伏案,子陵滩上且独居。
每天徒步闲无事,岂是秦皇尽废书?
3
七律        无题
曾与朋辈论金瓯,指点星空看月钩。
散曲留吟乃古道,离歌堪诉是春秋。
应随秋雨先登阁,伴得清风快上楼。
掠水翻飞闲白鹭,人生时刻不生愁。

4
七律        忆梅有感
总看梅花伴雪霜,柴门随处便遗香。
孤灯回忆犹成卷,笔墨长存却在庄。
那史有缘曾会意,此生无奈写炎凉。
谪仙之路还希冀,海北天南是故乡。
5
七律       戏作无题
春秋游历亦曾经,莺占高枝让雨听。
芳草芭蕉芍药苑,江河湖海浣溪汀。
逍遥进退还迷返,佞傲俗伧便使停。
世事难能如不解,东吴记忆是娉婷。
注:俗伧指缺乏教养,品行不佳的人或事物。

6
七律       自解再赋
夜静更深好读书,年华增长忆犹疏。
诗无一解达诂久,语释独家亦有初。
岁月难留谁笑纳,时光渐去自唏嘘。
青春不再清吾脑,整理闲情躲陋居。
注:诗无达诂《诗经》自成书始,注解就众说纷纭。春秋战国时代,赋诗言志、断章取义蔚然成风,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西汉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指出:“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春秋繁露·精华》)。解诗要通过诗句领悟诗意,但对诗句的解释很难完全符合其本意。这一方面由于诗义常比较隐晦,甚至于“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另一方面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解释。正如南宋王应麟说:“董子曰:‘诗无达诂‘,孟子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困学纪闻》卷三)。明代谢榛认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四溟诗话》卷一)。明清之际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薑斋诗话》卷一)。清代沈德潜说:“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董子云,‘诗无达诂,此物此志也,评点笺释,皆后人方隅之见。”(《唐诗别裁·凡例》)。近代谭献说:“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这些论述进一步说明和肯定了文艺鉴赏中的审美差异性,把诗无达诂从专指《诗经》解读的方法,逐渐发展为文艺的一般性鉴赏原因就在于此。另外,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也论述了诗词应用“诗家语”来解读比较合适。

7
五律       即景感赋五首
1
风儿堪醉我,乘兴去登山。
水映荷花韵,天随燕子闲。
孤鸥曾入影,秋柳饶重湾。
只要心犹静,江湖总一般。
2
闲坐话犹聊,风吹那柳条。
轻微寒倚岸,或许雨淋蕉。
才剪爬墙蔓,刚修去岁苗。
唏嘘天地大,不见是渔樵。
3
时时起五更,犬吠本无惊。
窗外天犹暗,园中雀又鸣。
夕阳虽有忆,世事不堪评。
路上轻移步,晨曦倚岸行。
4
胜日马游缰,清秋觅婉芳。
看花花不语,起舞舞犹狂。
寂寞忧心境,张扬泣栋梁。
红楼千古怨,总是叹潇湘。
5
与世笑公卿,海棠让雨倾。
挥毫书惬意,落笔唱升平。
陋室留佳句,旗亭要美羹。
山川偏问我,怕是不精英。

8
五律        闲赋十章
1
闻香又几重,闲话有龙钟。
花鸟诗人墨,江湖白鹭踪。
洲头寻旧迹,塔影觅新容。
羁旅东吴客,斜阳倚鹤松。
2
微冷近残秋,先生不必愁。
观书新有忆,落笔旧无忧。
雨润群花淡,风吹几叶柔。
穷通虽可欲,得句却难酬。
3
由衷看古今,褒贬亦从心。
落叶知秋意,观花倚柳阴。
才书犹窃喜,聊做已轻吟。
友善余生偈,留言忆永箴。

4
秋深过秀城,无语又听莺。
暮雨留云迹,秋山欠鹭声。
桂花香可溢,菡萏影零丁。
唤友谁当至,归途雀不鸣。
5
独行过小岚,追忆燕呢喃。
古渡亭闲叙,芦席汇论谈。
声随人迹远,花落我犹惭。
枯柳停鸥鹭,长街让雨涵。
6
孙小一精英,孩提有令名。
远行翁自喜,颇让世人惊。
光耀诸生叹,春风满面荣。
寒窗犹十载,家母是亲情。
注:吾孙乃子睿也。
7
得句自吟兮,翁心欲渐迷。
无风寻海啸,有鹭占枝啼。
名士堪孤傲,诗家亦命题。
流连春晓处,花盛客犹凄。

8
曾觅浣纱姑,清风觉有无。
时来秋几月,客去越三吴。
挚友恩歌赋,冰心在玉壶。
闲行来去巷,还是一身孤。
9
逍遥一采芹,夺步已微醺。
人泣随朝雨,吾曾对暮云。
风吹梳绿柳,花亦摆红裙。
如有刘伶再,春秋怨几分。
10
慢步过姜村,残荷旧有痕。
风前吹老我,车内卧童孙。
独坐街边椅,徐行店右墩
遇翁犹借问,说话已黄昏。
9
古风        读刘禹锡诗并步韵作
浮生堪可记,追忆让谁怜。
落笔身犹正,从心语不偏。
人忧吟古月,吾怕愧斯年。
微雨随花径,清风寄海川。
童心仍恰似,老态尚依然。
霞蔚云空满,桑榆锦绣天。
附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原诗: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0
七律        无题五首
1
长空雁阵过高岑,谨慎年华未放任。
细雨南窗人不古,微风北客者伤今。
随时太白歌天籁,入笔少陵动地吟。
钟磬悠悠听远寺,原来文子亦禅心。
注:天籁是指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在古代汉语中,天籁也指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
2
流连槜李小园花,觉海闲时会袈裟。
移步重来三塔影,聊天可聚望吴茶。
行船王店彝尊笔,寻路秀城梦得家。
春晓河边犹自望,余居吴越唱蒹葭。
注:(1)槜李嘉兴别称。觉海觉海寺,在嘉兴市斜西街中段。三塔三塔公园,在城西。望吴望吴楼,在城东,老年人喝早茶的地方。王店嘉兴市王店镇,朱彝尊故里。彝尊朱彝尊。秀城秀城桥,在城东。梦得-刘禹锡。秀城桥南面有刘禹锡的纪念雕像。春晓春晓园公园在城北。沿北郊河绿道北头多种芦苇,即蒹葭。(2)《蒹葭》是陇南古代羌族民歌,也有人认为它出自于秦地民歌。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而《蒹葭》正是在这个区域创作的。
3
锦绣山河看紫凝,江东花季认诸朋。
当今不便知楼主,亘古犹谈是少陵。
鸥鹭让人留笔墨,夕阳许我伴残灯。
埋名隐姓先贤例,吾乃禅心入寺僧。
4
风云变幻此神州,学问从心好婉柔。
寂寞人家花是主,和谐邻里月依楼。
生来梅子凌霜雪,读尽文章到白头。
雅集谈诗多古趣,兰簃说笑话金瓯。
5
曾经东塔觅遗踪,一片荒凉欲种松。
梆鼓禅声追往事,升平歌舞看时逢。
重修宝殿留香火,再造神龛继祖宗。
文化传承应继续,忧伤华夏亦从容。

11
十拍子         重阳读东坡词步韵有作
        
癸卯深秋不再,徐行几里斜阳。那处依花垂钓者,感觉嘉禾是故乡,重阳情谊长。        自去登高寻遍,丘山那处盈香。草满风吹飞白鹭,蝉噪莺啼本不狂。不知谁欲狂?
附宋 -苏轼《十拍子      暮秋》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徜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       玉粉旋烹茶乳,金薤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注:此词亦名破阵子。
12
七律      重阳节感赋
适逢佳节过芳庭,嘻戏童儿近水汀。
胜日曾登壕股塔,闲时独去煮茶亭。
临风池榭寻莺至,赏菊丘山与客聆。
伍相陶公堪可忆,重阳来伴叙叮咛。
注:伍相即伍子胥,曾任吴国相国。壕股塔院内有伍相祠。煮茶亭相传是苏轼在茶禅寺煮茶处,在三塔公园内。陶公即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13
七律        读史偶感
漫看春秋不得柔,挥毫口占赋金瓯。
推窗仰望栖莺树,与路频来放鹤洲。
每日吟诗如已悟,经年读史好停留。
风吹杨柳忧千载,便觉留心去探幽。
14
七律         无题
过往时空尽后前,流连山海访诸贤。
梅花香甚全凭雪,松鹤情同却是缘。
珍惜人生应笑傲,关心学问别谈玄。
胸怀宽窄皆由己,去伴轻风看纸鸢。
15
七律         夕照亭
亭来夕照品深秋,倚岸园中尽婉柔。
看草看花看世界,随波随叶随沙鸥。
浑如浪迹恩无报,虚度此生恨不休。
翁媪笙歌惊过客,轻吟诗句也寻舟。

16
七绝         随感二十首
1
雨打窗棂晓梦轻,枝头摇曳不听莺。
庄中犬吠犹惊我,欲问何人是几更?
2
掠过清风感叹多,重来街巷不吟歌。
柳丝让我轻移步,那处河边有钓蓑。
3
孤灯夜雨不愁眠,如此从来亦度年。
领会艄公知有意,曾经无奈唤河船。
4
曾有心思去倚堤,笙歌清唱和莺啼。
临流便得惊人句,录入心田自命题。
5
安然如此慰平生,遇事从来也不惊。
欲看波澜休倚岸,远观已有大潮声。
6
小楼一统自安居,亦去南山种菜蔬。
情调此生千百卷,身心慰得是藏书。
7
凤桥之下尽钗鬟,漫舞笙歌你我间。
临水小亭依夕照,煮茶待客过龙湾。

8
床前堆砌满书香,梦里惊吾亦感伤。
阴雨寒凉窗未启,山人独自写文章。
9
自去城东过秀桥,游人络绎互相聊。
半亭那处江南景,遥指人家起洞箫。
10
话语嘉禾总未休,听莺无处不寻幽。
闲来几日西亭驿,过往花舟载客游。
11
看罢江南尽紫凝,文楼有忆好随兴。
流连山水虽无赋,且记心头让笔曾。
12
倚岸蒹葭坐子陵,原来昔日也乘兴。
朝阳与我留花影,采菊丘山唤友朋。
13
移步常来看放筝,花丛小径也听莺。
园中童子犹嘻戏,惹且老夫泪纵横。
14
河边又见一蓑翁,嗟叹从心自蒿蓬。
秋柳迷人曾入笔,从来不怨是轻风。
15
响起笛声是一翁,娇莺飞去古今同。
先生如愿听南曲,似是谪仙唱大风。

16
重阳才到立苍茫,吟罢登高欲断肠。
秋尽寒凉疏入骨,时人犹著厚衣裳。
17
入住十年一柏庄,云楼前后觉花香。
残灯犹伴孤心久,研读家藏是典章。
18
郊河北向忆蒹葭,落日闲行看影斜。
不胜流连吴越地,曾寻那处旧桑麻。
19
落笔诗章做宝琛,曾经辛苦是孤心。
西行他日谁怜我,怕是难能化语箴。
20
欲断乡思怕不能,忧伤江右伴孤灯。
从来家教多严谨,不枉曾经做子陵。

17
七绝        重阳忆友人作
独来赏菊觉心伤,秋雨淋漓泣晚芳。
不见昔时江右友,岂知风雨又重阳。
18
七绝        嘉兴国界桥重游三首
1
国界小桥亦再来,村中建筑遍高台。
绿阴掩映旗杆下,或许游人乐意哉。
注:国界桥在嘉兴洪合镇旗杆下村。
2
借问行人几次多,悠悠数里少鱼蓑。
当年古朴无寻处,有庙空门却倚河。
3
沿途疾步是行将,追忆风烟古战场。
近似疯狂前面路,忧思吴越旧沧桑。

19
七律       癸卯重阳登壕股塔又赋
1
重阳节日晓莺听,感慨云楼览建瓴。
自去登临壕股塔,谁来闲坐范湖亭?
知恩天地犹开卷,亦咏江山也入屏。
络绎游人曾不绝,花香一路草青青。
2
登高远望海天长,风物江南美著裳。
曲径寻莺听寂寂,高枝看鹭感皇皇。
闲游赏菊留诗味,惬意观花作曲殇。
此刻依然当祭祀,吾心忧患觉凄凉。
20
五律        偶感
烦听调子高,不入那蓬蒿。
欲去天随道,由来曲出毫。
重游曾古寺,一醉是儿羔。
嗟叹时人俗,谪仙本自豪。

21
五律         无题二十首
1
八斗尚唏嘘,难能有五车。
当今无奈已,亘古又何如?
落笔曾留句,随风入此庐。
江湖虽远道,陶令亦荷锄。
2
湖海汇江河,溪塘赏翠荷。
春秋谁作曲,笔墨我成歌。
垅亩犹耕种,浮生欲渐磨。
风华随寂寞,落魄也生波。
3
忧伤此落红,望月已朦胧。
笔墨春秋寄,春秋笔墨功。
韶华虽有忆,挚友却难逢。
暮雨犹淋我,先生已是翁。
4
舟楫过重湾,先生亦纳闲。
略寒秋已尽,渐冷鹭犹蛮。
自是听莺去,谁能让雀还?
十年曾一瞬,槜李是乡关。
5
少时总问师,学业亦嫌迟。
留得曾经忆,亲朋或在兹。
有年思银月,无日捧金卮。
花俏因风雨,春归燕子枝。

6
微风拂柳丝,倚岸看英姿。
花绽重阳朵,书成亘古诗。
听莺歌永夜,赏菊咏东篱。
与路乡村里,行来借问伊。
7
人生觉令名,山海做徐行。
有话喑杂事,无言诵古声。
莺儿犹伴我,虎帐不谈兵。
入耳多禅语,安然度几庚。
注:(1)令名美名,好的名声。(2)喑缄默,不说话。
8
清风让柳藏,驿站在河旁。
昨日邀朋聚,残秋伴菊伤。
留言皆盛意,入笔尽华章。
谈吐非吾傲,余生不栋梁。
9
琴瑟已相期,旗亭捧玉卮。
蝉声居柳叶,雀语占高枝。
书读三更夜,心留一首诗。
难能如此而,寄语少陵师。
10
忧思立雪师,捷径为求知。
入梦三层枕,亏吾一路诗。
轻吟还算早,也诵不须迟。
常写春秋赋,寻莺抱柳丝。

11
遵朋亦命题,夹道树高低。
花衬园丁老,鸥飞燕子凄。
清风犹怪鹭,落照不闻鸡。
善待垂丝又,斜阳已向西。

12
移步伴朝阳,出行尽晚芳。
街亭休憩坐,小店且慌忙。
借问知花蕊,闲言忆海棠。
江湖犹万里,何处是家乡?
13
贤圣本无争,精神让世评。
常怜听雀噪,不可怨秋声。
锦绣留山景,辛劳去钓耕。
清风传后代,千古美其名。
14
放眼望无垠,云空白鹭巡。
喧嚣烦那客,寂静赞斯人。
蛱蝶随花季,春风恋草茵。
偏安曾一隅,如此喜东邻。
15
小我自辛勤,无为一采芹。
居家陪插架,写字好行文。
得句曾含意,寻朋做斧斤。
时常来此坐,舍外看流云。
16
荷塘好弄舟,惬意早淹留,
诗赋随人解,山川任我游。
朝阳知岁月,风雨忆春秋
恩怨时时了,欢欣已上楼。
17
流连看几分,寻路自欢欣。
壕股留疏影,红船忆战云。
文星人上上,揽秀客纷纷。
亭古曾三过,东坡有趣闻。
18
得住不堪迟,江南正此时。
花丛常看艳,水域最稀奇。
细雨淋鸥鹭,微风戏柳姿。
嘉禾随处景,笔底便留诗。
19
北辰方路断,远处有声歌。
已到清华校,还临大运河。
时听新语调,也看旧鱼蓑。
洗礼刚初始,青春欲渐磨。

20
看尽是春秋,人前亦婉柔。
随莺堪有曲,伴鹭却无忧。
狂语休听累,伤心不必愁。
春风犹可劝,与世自难酬。
22
七律        次韵孝祥先生韵作
推杯一醉且犹难,而我时时欲泣桓。
现在挥毫犹惬意,当年结社更谈欢。
通幽雅意园中蕊,壮阔新题海上澜。
街巷喧嚣吾不去,耄耋岁月且应安。
注:泣桓即桓山之泣,原意是家人离散之悲痛。余意乃朋友之间多年不见亦痛苦也。
附朱孝祥先生《七律.不亦乐乎》原诗:老迈虽知踱步难,何妨庭院独盘桓。休闲坐拥晴簃静,寻乐因沾雨阁欢。月下菊兰开意蕊,风前笔墨舞情澜。寂寥寒舍逍遥度,驻足酣吟享燕安。

23
七绝         柏庄诗草二十五首
1
曾寻无处是桑麻,步履维艰看晚霞。
写尽山川如了愿,神州大美笔生花。
2
残灯总是映苍颜,古道西风也一般。
如画山河皆落笔,余生不枉算偷闲。
3
闻香曲径可听娃,别怪莺声一簇花。
借问行人前面路,途穷可是到人家?
4
闲来无事写花笺,记录春秋这几年。
文采不佳疏笔墨,此生别怨美山川。
5
蛱蝶低飞欲躲藏,花间怕是感炎凉。
小亭幽静清风逸,那处残荷也遗香。
6
观光赏景忆风烟,槜李因缘入庙禅。
无语羞惭知世界,有时嗟叹算经年。
7
与路飘飘落叶秋,闲中度日怨飞鸥。
挥毫不见西施塔,学秀原来在那头。
注:西施学绣塔在城西秀园桥东侧公园内。

8
河上艨朣亦感秋,秀园花径自风流。
清风诉说前因果,拮据人生过往舟。
9
皓月当空此一庄,先生嗟叹满庭光。
观书未解前朝事,依旧海棠几缕香。
10
到了郊河倚岸霜,白毛仙草晚来香。
行人过路皆嘘叹,与古蒹葭赋典章。
注:北郊河南段东岸遍种类似芦苇之草,逢秋季节盛开,花皆黄白色,甚为壮观,初疑为古称蒹葭之草,问当地人方知亦白毛草也。
11
欲感窗前几更凉,月光陪我忆苍桑。
孤灯夜半观书静,命笔成诗尽入囊。
12
吾虽老迈本无惊,看淡凌烟抹令名。
掩卷频思歌已尽,黄鹂不再送秋声。
13
荷莲香甚到前溪,便觉孤鸥也倚堤。
命笔由人堪可笑,从来品味是莺啼。
14
独行欢快紫阳桥,拂我莺啼是柳条。
不可秋风随处剪,江南景物最堪描。
15
又见逍遥是一翁,秋来不便惹清风。
心情无处伤心甚,調得禅心入寺功。
16
指点郊河逆水船,昨天窗外月高悬。
微风银杏频吹叶,凉爽犹知不雨烟。
17
夕照孤亭掩映中,遥观风过古今同。
东坡煮罢推茶盏,索句沿河步履空。
18
长亭一坐不听莺,风让波涛倚岸争。
秋柳与吾还对句,轻吟旋律却依声。

19
忧伤华夏起风烟,奋斗不屈已百年。
热闹南湖游客近,红旗招展谒前贤。
20
流连吴越已经年,遗迹曾寻遍著笺。
拥抱夕阳残照晚,红霞何处满长天?

24
七律        赠大刚先生一律
重阳似见未相逢,曾忆当年咏大风。
结社谈天聊诔赋,旗亭聚首话诸公。
卅年江右多朋辈,十载嘉禾少放翁。
嗟叹人生如此过,归鸿何日欲匆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