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湖集》[2022年10月——年月]——江右贵溪文心楼主人、文心子滕萬良撰
(2023-04-25 04:05:50)分类: 诗词 |
卷二[2022年12月——2023年3月]
[五绝18首、五律11首、七绝19首、七律51首、词1首]100件。
1
七律
曾邀诸子做清谈,索句由心赋雨嵐。
恩怨此生人再妒,分明樟寿者犹堪。
存活算去求八五,失道原来不九三。
世事无聊应笑傲,春风得意燕呢喃。
注:八五—“8”就是‘发’的谐音,有发财的意思,事业能红火,财源滚滚来,将来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手机号码尾数是5的五行属性为水,是大吉数字,代表着官运和财运,积极上进,事业有成。5是阿拉伯数字中最中间的正整数,有金牌、万物起始之意,象征着地位以及圆满的生活。九三—是《易经》中一个重要的位置,《易·序》:"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意思是说:上天保佑你的时候没有不顺利的;吉利是没有什么不利条件的。
2
七律
当年结社是同俦,泼墨成诗也忆讴。
圣地南湖吾有咏,雄鹰高阁尔无愁。
春秋浪漫风随雅,龙虎时光雨逸悠。
细品先生赠我句,江东几载亦堪酬。
附朱孝祥先生《七律.答友人》原诗:烟雨楼台怀旧俦,鸳鸯湖上诉君愁。梅村乡曲缘情唱,竹岸渔歌为友讴。近送思量云浩浩,遥传问候水悠悠。鹿鸣雄石声何急,相与龙吟虎啸酬。2022年12月19日
3
七律
推窗始觉几枝寒,不见莺啼自倚栏。
寻鹤林泉犹小聚,邀朋紫陌欲谈欢。
思维无奈知变窄,心绪从来却已宽。
渐冷如何还未雪?慎言总是与时安。
4
七律
曾经山水颇堪撰,过往时空早已工。
元白轻俗千载论,少陵幽雅百年通。
犹习近体应从古,说教斯人别大艨。
5
七律
独上兰簃忆往年,山河欲览也流连。
登楼家国挥毫再,与友阳关醉酒传。
是日腊八犹笑我,那时重九尚忧天。
此生忙碌偷闲亦,面壁曾经小坐禅。
注:(1)腊八—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2)重九—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6
七律
桃符换旧已成风,过往春秋满处翁。
除岁山河虽有异,适时鞭炮却如同。
斯人此刻新年祝,拱手随心网上逢。
海北天南齐送福,欣然命笔亦由衷。
7
七绝
街头寂寞几多时,窗外莺啼不见枝。
自是观书寻雅趣,居家闲静日迟迟。
8
七律
笔底曾经多论句,闲中此刻正谈诗。
书生有意忧来世,结社奇缘却在兹。
最忆兰亭流水趣,梅花疏影待寒枝。
9
七律
枉去山川一叙愁,残灯落笔帝王州。
曾随世事孑孓态,堪忆风云己已秋。
读赋常凭書畫解,吟诗嗟叹句勾留。
如今千载追唐宋,借此虚名喋不休。
10
七律
此生感慨愧于斯,绮丽江东或可期。
走遍嘉禾常得句,还陪竖子枉谈诗。
浑然花草曾随意,依旧风光却寓思。
取乐由它终是古,清风无奈怪春迟。
11
七绝
诗兴本无已几天,春秋存续愿留笺。
山川由来生花笔,犹学先贤让口传。
12
七绝
乌啼老树亦羞之,卖弄人前没脸皮。
为是无奇别自以,樗才不正好谈诗。
13
七律
寄情山水百花香,书写从来入锦囊。
纠结长年封笔欲,可怜春夏看莺忙。
学诗李杜伤心子,立雪程门饱学郎。
年过古稀忧了事,时空已近大寒霜。
注:程门立雪—旧指学恭敬受教,喻求学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宋史·杨时传》:“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矣。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尺矣。”。
14
鹧鸪天
注:金友玉昆—汉语成语,意思是对他人兄弟的美称。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
附:俞平伯先生原词《鹧鸪天》:良友花笺不复存,与谁重话劫灰痕。儿嬉未识王纲解,老讶居邻鲜弟昆。
15
七律
摇曳丝丝看婉柔,残荷疏影近汀洲。
无诗一日香无味,有句片时韵有愁。
翠柳鸣蝉因已夏,新亭落叶忆曾秋。
苏杭河段虽幽远,寻得莺啼便可讴。
16
七律
常过文昌不一般,春秋风采入云间。
书藏架上心高远,笔握手中气等闲。
取径南湖来揽秀,乘车大道去晴湾。
嘉禾与我余生醉,写就新诗换白鹇。
17
七律
浪迹虽无宦海涯,曾经风雨忆韶华。
长空漫点凌云雁,时令常随落叶花。
断续春秋犹駐马,从来心迹不停车。
我无大布粗缯裹,只好黄昏伴暮鸦。
附苏轼《和董传留别》原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8
七律
柴门轻启看西东,街上灯笼摇曳风。
永夜无声知岁近,邻家有酒觉年丰。
书中索句孤楼主,笔底成诗一放翁。
难得江南飘有絮,人随莺雀自融融。
19
七律
道听途说吾犹忌,乱语闲言我不听。
海味山珍虽富贵,孤灯面壁可安宁。
休学商贾应向善,打坐禅堂早读经。
20
七律
读罢诗词不尽然,有谁心痛作编年。
如今几代常吟句,唯我千秋漫注笺?
曾怕中华瑰宝没,由衷笔墨毕生传。
喧嚣街巷童儿咏,或许先贤尚可怜。
21
五绝
(1)
寒过三冬暖,群花始盛开。
柳丝应吐绿,春到燕归来。
(2)
舍外艳阳天,心中著楚笺。
驱车三四里,无处不依然。
(3)
砖桥原小巷,指点是当时。
那处存诗意,独吾看日迟。
(4)
放鹤洲前过,鸳桥自在行。
门前犹转首,墨迹不难评。
(5)
过得月河堤,依墙看草萋。
风光车外逝,等燕接春泥。
22
七绝
鼓噪喧嚣尽暮鸦,无聊来此唱蒹葭。
梆鱼敲打疏钟鼓,某处闲来一袈裟。
23
七绝
(1)
新年又到合家欢,北望京畿自倚栏。
曾有文星桥上影,春来料峭不孤单。
(2)
网上相逢见女孙,安康异国喜盈门。
云空遥祝天伦乐,爷奶欢欣共举樽。
24
七律
万里山河做睖巡,书生意气怨风尘。
吟诗或许堪犹豁,弄笔寻常看草茵。
愉悦时光曾寿我,忧伤浮世又逢春。
情怀家国当年事,自感沧桑不旧新。
附闫凯《除岁有感》原诗:寅虎归山停啸巡,蟾宫玉兔抚凡尘。身临沧海涛如雪,足踏芳园草似茵。岁去年来辞夕照,星移斗转接阳春。放开管控驱冠疫,还看神州万象新。
25
七律
生来学业晚迟迟,留下浮名欲展姿。
刊罢新书从不看,误人子弟或由之。
翻开颇厌前期句,转送别吟老者诗。
曾唤春风来剪柳,古来暮雨好淋枝。
26
七律
(1)
料峭微寒却感春,梅花傲骨半由身。
当垆卖酒春秋意,归去来兮魏晋人。
风景荻毫书落照,山川你我见精神。
浮生未了曾经忆,世事伤心不有因。
(2)
也伴山花我亦凄,无言笔底论高低。
与朋颇好谈心鹿,面世依然是露鸡。
孤寂文楼频唤子,独观书页不携妻。
余生风雨深居处,怎奈斜阳已夕西。
注:
附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原诗:【1】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2】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27
七律
游人如织共清风,儿女随妈乐始终。
是处遗踪皆胜笔,从心诗赋不雕虫。
子城未闭无登客,花月重临有坐翁。
留影园中端本外,怀苏亭侧绕青丛。
注:子城内有端本堂、花月亭、怀苏亭等。
28
七律
初衷本意调儿高,偶感喧嚣废尔曹。
大会如今皆背句,浮生过往不挥毫。
千年瑰宝无人赋,几代阿谁有楚骚?
华夏从来勤笔墨,吟风弄月醉春桃。
29
七律
轻吟诗赋做独行,鸥鹭翻飞本不惊。
坐等蓑翁频上鲫,听来老媪却高声。
风吹杨柳依然色,欸乃春秋亦此情。
那处花枝虚掩径,时人却在论公卿。
30
七律
曾经一曲喀秋莎,五十年来读释迦。
不怪清风吾怨汝,曾随鸥鹭自忧他。
伤心独坐孤亭久,无趣孤行曲径那。
与路莺啼催是我,斜阳细品到嘉禾。
注:(1)喀秋莎—原苏联的歌曲。(2)释迦—佛教之释迦摩尼。
31
七律
倚岸微寒却感凉,蒹葭无语也闻香。
观花不觉莺啼久,流水方知景物长。
小径园中犹看紫,斜阳塔侧缀灵光。
惊春梅子初含蕊,移步吾回柏一庄。
32
七绝
留影几时初绽蕊,与人完美惹香怜。
33
七绝
寂静庄中犬吠声,人家岂管梦犹惊。
莺啼曾羡枝头冷,欲煮汤圆做早羹。
34
七律
听雨床头几页书,残灯弧影静吾庐。
山河万里凭诗叙,世事千年赖墨涂。
街巷虽无敲鼓点,胸心却有笑轩渠。
莺啼窗外犹呼我,细品汤圆碗一蘧。
注:轩渠—为非常欢畅的样子,也形容大笑:捧腹轩渠。《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一说,谓儿童举手耸身欲就父母,见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轩渠》。宋·苏轼《跋山谷草书》:“他日黔安当捧腹轩渠也。”。清陶炜《课业馀谈·形体》:“轩渠,笑状也。”。严复《救亡决论》:“王氏窗前格竹,七日病生之事,若与西洋植物家言之,当不知几许轩渠,几人齿冷。”。蘧—惊喜的样子。
35
七律
浮生颇好去东篱,落笔由衷作命题。
湖海风云年五五,春秋旧梦岁七七。
山川壮美流霞上,天地清凉觉雨低。
几里闲游村社远,重来小径被花欺。
注:这是我唯一一首使用新韵(中华通韵)的诗。
36
七律
细雨微寒瑟瑟秋,无从寂寞亦堪留。
指尖书就炎凉态,心底由来痛不休。
抚过肌肤恩父母,直达魂魄赋神州。
阴晴你我人生事,品味高生句句柔。
附高贤《秋雨》原诗:
秋瑟瑟的细雨,
弥漫着无穷无尽的寂寞。
指尖的凉,
心底的痛。
穿过肌肤,
直抵灵魂。
无你晴也是雨。
37
七律
小亭西侧一梅香,夫子老来看雪妆。
处士挥毫千古句,荆公留字百年霜。
从心傲骨偏犹爱,入目娇花却易伤。
重忆先贤吟咏在,曾经几度去怜芳。
38
五绝
(1)
挥毫看婉柔,香透却存幽。
自有凌寒意,原来傲骨留。
(2)
虬枝入笔狂,泼墨透疏香。
画面玲珑韵,幽思自主张。
(3)
碧绿墨花枝,由衷几首诗,
春秋犹尚古,一睹是吾期。
39
七律
看罢文章做放翁,乡村几里也朦胧。
频飞鸥鹭青天外,摇曳花草小径中。
忙里偷闲吟古句,不由自主唱时风。
桥头奏响升平乐,翁媪太极慢做功。
40
七律
随意少年知往事,不求忠孝寄曾箴。
频伤父母犹无奈,勤读诗书却放任。
教子由来生怨恨,蝉鸣高树自难寻。
41
七律
听蝉求道可成仙,本是风云伴雨烟。
杀富济贫无别事,侠肝义胆尽霜天。
青锋三尺江湖路,刀剑双飞虎豹年。
如此人生应有趣,逍遥一醉武当传。
42
七律
欲去沈园已几年,放翁佳话亦堪怜。
曾经一阕钗头凤,过往千秋壁上笺。
拿得荻毫留墨迹,原来戎马跃山川。
生平遗憾遭封建,卧榻犹嗟让口传。
附:(1)陆游《钗头凤》原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43
七律
春秋渐去好清吟,寄语儿孙父母心。
仰望啼莺枝上泪,犹怀睡鹤笔中箴。
常嗟事业忧思念,别怪耄耋嘱不禁。
拾趣山川重漫步,原来私下作深沉。
44
七律
闲来匝道感春寒,去赏梅开亦自看。
又到秀园望绣塔,重拍长水忆长安
斜阳向晚严陵子,匹马当初陆务观。
来往艨艟冬夏季,河边寻处怨花残。
45
七律
河边香透落莺啼,初看娇容未敢迷。
书画挥毫皆傲骨,文人作赋尽嘉题。
常吟料峭春犹在,犹感精神影尚齐。
名貌已随群艳亦,闲寻婉约觉高兮。
46
七律
初看梅花欠婉柔,随风摇曳少娇羞。
寒中欲显虽香溢,笔底难书做影留。
傲骨有言堪可韵,虬枝无语算通幽。
犹怜千古荆公意,人去稀疏不送眸。
注:荆公—(宋)王安石。
47
五律
寂寞也留声,时常插架行。
纶巾多忘事,才子少缘情。
烟雨歌湖棹,清风慰此生。
曾经居秀里,邀月起三更。
48
七律
春秋携汝自经霜,十载艰辛却倍尝。
谈笑风生给老老,欢欣与路谢当当。
观书频问谁家事,取暖争裘我体香。
享尽天伦吾已已,江湖尔闯任留长。
注: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语气。《三国志·蜀志·费诗传》:“
49
七律
孤亭独坐因缘我,丝柳无言岁月雕。
归燕何时元一宿,飞鸥时刻柏庄邀。
重来街巷悄然走,歌馆悠悠起洞箫。
50
七律
(1)
入目丘山草欲青,徐行曲径看花宁。
此时运笔春蚕路,暖处争巢燕子亭。
无语谈天留以往,出门临水又曾经。
梅花不争春风晚,遍处幽香是妙龄。
(2)
未见时空与古同,给人印象有无中。
鸡鸣一望吴门外,情寄回头客店东。
菡萏犹知须暖意,梅花难怪伴寒风。
不离不弃皆真假,茶品闲谈是此功。
51
七律
颇多学子自狂癫,失望犹多信口玄。
浮躁骚坛应解社,可怜诗赋废经年。
喧嚣天下风云际,胡乱人前话语偏。
记住先贤曾有教,五俗除掉好成篇。
52
七律
微风摇动柳丝腰,料峭春寒刻意雕。
欲感随同因寺古,难能疏解看河遥。
精研一处来寻讲,书院那厢却忌聊。
二里方圆风雨地,前人与我不迢迢。
53
七律
春风带雨略微寒,却见群花尽倚栏。
寂静眼前皆舞手,朦胧幽远亦垂竿。
道中疾步寻餐点,桥下喧嚣闹凤鸾。
那处童儿追母戏,园丁与我正谈欢。
注:凤鸾—指笙箫等乐器。
54
七律
匆忙落雨晚来家,一叙和朋觉岁华。
追忆当年说腊酒,不如春夏话桑麻。
深居陋室书文字,独立苍茫咏夕霞。
心血时光堪入卷,微寒一定看梅花。
55
七律
风云有意皆随史,笔墨无情共入笺。
紫陌森严堪可忆,清风寂寞却依然。
时空转换虽成古,街巷闲聊不必眠。
56
七律
名世文章者不求,春风拂面待从头。
羞颜闹市没适履,品酒兰亭未入流。
笔墨疏疏才驭马,年华笑笑也牵牛。
小楼一统随时愿,老矣堪知已到秋。
附鲁迅《自嘲》原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57
七绝
若论诗規是此题,曾谈格律勿轻兮。
挥毫平仄前人嘱,春到林荫去问鹂。
58
七律
(1)
驱车几里大桥东,偶感春花暖暖风。
招手啼莺枝上泣,吟诗唤鹭径犹通。
争巢归燕孤独客,入影垂丝几位翁。
应看海棠来路晚,茶亭一叙语颇丰。
(2)
岳西径外觅莺啼,几簇修篁入笔题。
柳绿前程春亦早,花红斜径蝶飞低。
垂杨欲立沿街带,舟楫常随倚岸堤。
犬吠时来庄外有,闲听几里不闻鸡。
59
七律
梅花望罢略微寒,远近闻香自倚栏。
别怪莺啼声亦短,徐行犬吠径犹宽。
飞鸥嘱我休欺墨,归燕回家敬诲翰。
幽处曾寻来去路,挥毫得意未闲观。
60
五绝
(1)
邀朋酒一壶,落笔却之乎。
天暗乾坤夜,春风觉物苏。
(2)
从心已是年,世事不争先。
时日和谐过,谈笑李谪仙。
(3)
春到燕归来,挥毫不费猜。
呼莺留美韵,如此未生哀。
(4)
从来正始声,不好作虚评。
落下生花笔,千秋美令名。
(5)
小径见花红,闲来便始终。
先生邀可燕,不谢是春风。
(6)
新叶遮吾窗,斯人北地腔。
啼莺犹唤我,议论是家邦。
(7)
童儿入少宫,学识有无中。
世事皆须问,才高遨宇空。
(8)
寻径觉风凉,芳庭著晚芳。
西厢花带雨,亭过煮茶香。
(9)
几载亦零丁,先生做早行。
隔河吾再望,何必钓虚名。
(10)
蝶舞尚留痕,梨花若闭门。
幽香春夏季,掩径是黄昏。
61
七律
推窗偶感觉风凉,忙趁骄阳出柏庄。
紫李落花春去也,蒹葭桥堍忆忧伤。
清谈吐蕊谁怜翠,借问垂丝我说香。
笔墨由心山海赋,嘉禾美景入诗囊。
62
五律
(1)
江东佳丽地,采菊去东篱。
一聚颇寻酒,独行好赋诗。
莺啼休怨早,犬吠莫嫌迟。
商贾临街欲,清风不在兹。
(2)
会景饮当垆,孤亭赏一湖。
风光寻处有,村落那乡无。
和煦清风逸,琳琅画影拊。
流连知返矣,命笔却之乎。
注:会景园中有勺园,明末时位于现在南湖(滮湖)的西北岸,是明崇祯年间权臣吴昌时所营建的别墅。现恢复重建的勺园则易地重建在南湖南岸会景园西侧。
(3)
吟诗与古同,老干欠朦胧。
说笑心犹大,行文语不通。
旗亭方顺意,结社未由衷。
人后豪言壮,成家有几翁?
(4)
忽来冷热风,远处数枝红。
仰望天犹阔,低寻草亦丰。
山川游历历,肺腑不空空。
春到莺啼再,适逢问钓翁。
(5)
千古尽豪雄,文楼咏大风。
勤习知史赋,感慨忆孤忠。
弄笔诗三卷,呼朋酒一盅。
兰亭犹学久,如此亦衰翁。
(6)
浮生过往船,诗意欲绵绵。
香透随三月,功成越几年。
残灯昏已久,面壁却犹怜。
读史方知世,春秋让著笺。
(7)
寻迹野人家,清风感物华。
燕归争暖树,人去觅桃花。
有意蒹葭影,无心夕照斜。
天涯成一叹,羁旅唱胡笳。
(8)
池塘看老莲,许久不听泉。
倚岸春归日,离枝鹭在天。
只花羞杜宇,孤鹜映河川。
便是盈香季,轻吟好著笺。
(9)
摇曳戏文楼,春风送婉柔。
闲求花草寂,颇忆海棠幽。
才叙兰簃笔,还言菡萏舟。
时空留过往,遗憾不曾酬。
(10)
料峭是春凉,桃花已尽香。
时人频入影,吾笔却留芳。
长水因缘古,嘉禾柏一庄
风光无限意,南去过文昌。
63
七绝
(1)
轻呼娇燕感微风,那处春桃在水东。
倚岸犹吟诗一首,蝶飞小径上花丛。
(2)
曾经春晓亦通幽,到处梨花尽婉柔。
便是有缘因客扫,莺啼如此不堪休。
(3)
料峭春花略带寒,衣衫加减却犹难。
浮生冷暖应如此,或许蓑翁把钓竿。
(4)
算是春游可再题,风儿摇曳柳丝低。
蓑翁垂钓全无意,鸥鹭频飞却又嘶。
(5)
欲怪春来燕未归,江南依旧雨微微。
初芽已吐皆新柳,生气先生不启扉。
(6)
欺窗风劲感犹凉,舍外喧嚣送子忙。
无事纳闲春有意,街旁远望祝花香。
(7)
输运艨艟正在忙,往来徽浙互留乡。
春风渐暖郊河口,欸乃无声却不伤。
(8)
人群熙攘月河桥,歌馆迪厅起洞箫。
曾问中基何处路,春风吹彻柳丝摇。
(9)
河边几里与春逢,快步如斯却向东。
去赏樱花听雀噪,滩头无语一蓑翁
(10)
吾沿小径惜残红,燕子归来伴放翁。
老媪闲聊皆旧话,柳丝裁剪唤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