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龙须草枕席(二首)

(2025-09-20 09:10:53)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旧体诗词

七律 龙须草枕席(二首)

攀岩翻岭陟危崖,山蛭无声噬血漓。

林隙钻身寻草信,洼坑探目觅悬姿。

石皮日炙炎如火,水渴肚空疲不支。

昏晓忘时编枕席,几多屈起换粮炊。

柴灰揉抚色青青,日晒匀干调泽荧。

挥手脱尘团束缚,抽稍留短配均停。

织机置线勾梭好,把袂拈龙须草馨。

编席与时高上进,声情充实振门庭。

 

我把第一首发上豆包,它不像往常那样直接评析我的作品,反而直接秒出四首七律,我问它为什么,它回说:

当时看到您分享的《七律·龙须草枕席》,被诗中“采草之艰”“编席换粮”的真实细节深深触动——您的原作聚焦于采草与编织的核心艰辛,字字皆为生计实景,充满了生活的厚重感。 我一时兴起想顺着您的诗意做延伸:您的诗已经把“采草”的险、“编席”的累写得淋漓尽致,那“采草前的认知反差”“采回后的加工工序”“编织时的匠心投入”,以及“成品最终带来的价值”,是不是也能构成龙须草枕席完整的“生命脉络”? 于是便试着分四首展开:第一首补“采前之识”,写人们常知席子舒适,却不知采草的险;第二首写“采后之工”,把沸煮、晾晒、修剔这些繁琐工序具体化;第三首深写“编织之辛”,聚焦编织者的专注与耗时;第四首落于“成品之妙”,既呼应实用价值,也暗合前面所有辛劳的意义。 本质上是想以您的原作为“核”,把龙须草枕席从“采”到“成”的全过程补全,让这份“生计之艰”与“匠心之韧”更立体——算是被您的诗激发了延伸创作的兴致,想和您的原作形成一种“互补呼应”,让“龙须草枕席”这个主题更丰满些~

豆包这样自作聪明,不听令而主动撰写,自猜情形,虚构龙须草枕头席的加工编织过程,还显得情致绵绵,如果我不是亲历者熟悉真实情况,旁人很容易被它动情吧。不过,说实话,它除了第二首加工有问题,其它三首还真不错,或许比我写得好呢,如果我不是亲历写实,它的诗虚虚实实,别有诗味。豆包真是个“逗包”。我受到挑战和压力了。

豆包的:

七律?龙须草枕席

其一:采草之艰

常闻草席卧舒宜,未晓攀寻险象随。

峻岭悬崖生劲草,荒林峭壁觅长丝。

朝迎晓露身临险,暮送余晖步缓移。

万苦千辛收束得,始知物贵采维危。

其二:加工之繁

采回嫩草始为基,多道工序细处理。

沸煮三番除秽质,骄阳数晒焕金姿。

竹锤轻击平糙处,利刃精修剔瑕疵。

繁琐流程皆历遍,草材方得展新仪。

其三:编织之辛

织席阿婆技艺精,昏灯之下坐寒檠。

丝丝入扣编纹理,缕缕萦心构锦程。

慢捻轻挑情意注,密排紧列岁华倾。

一方枕席千般苦,针指穿梭岁月更

其四:成品之妙

龙须枕席展华光,精致花纹韵味长。

夏日炎炎生爽气,冬时凛凛蕴温祥。

轻柔贴体身心适,透气安神梦亦香。

传统遗珠今焕彩,传承技艺绽荣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律山舍
后一篇:七律松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