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乡间供奉的“娘娘”到底是谁

标签:
休闲 |
分类: 桑梓纪闻 |
津沽旧事
原载2020年10月22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
前些日子,笔者赴武清泗村店村进行田野考察,在区医院工作的文史爱好者侯立萍女士告诉我说,她老家泗村店村有条“蜈蚣街”,街的西头曾有一座娘娘庙,一直到现在,村里的高跷会在跳会之前,都要到庙前先祭拜一下娘娘,然后才正式出会。
其实,旧时的武清乡间分布着很多类似的娘娘庙,但娘娘庙里的“娘娘”究竟是谁呢?
查1940年出版的《河北省武清县事情》一书,在《武清县各区庙会时期地点一览表》里,笔者找到了几处娘娘庙的情况。这些娘娘庙分别坐落在泗村店、北蔡村、张大官庄、渔坝口、汊沽港等。每年的阴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日期。另据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田野调查得知,武清还有不少村庄建有娘娘庙,如黄花店、东洲等。
从上述记述中可知,武清娘娘庙的庙会之期设在农历的四月十八日,并不是天津天后宫中的天后娘娘的寿诞日(即农历的三月廿三日),显然,此娘娘非彼娘娘也。
那么,武清民间供奉的娘娘到底是谁呢?原来,这个娘娘不是别人,正是在民间拥有广泛影响的碧霞元君。关于碧霞元君,史料上全称其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传说她是泰山神东岳大帝(各地天齐庙供奉的神仙)之女。据明代王之纲的《玉女传》一文载:“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她相貌端庄,三岁懂得人事,七岁即学道法,曾参拜西王母,十四岁时入泰山黄花洞修炼,成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传说其能主宰人世间的生儿育女,故为人所崇拜。到了清代中叶,农历四月十八日被清政府正式认可为“元君圣诞”,并被列为宫廷定制。从此,四月十八日就成了娘娘庙庙会的固定日期。
当然,武清民间举办娘娘庙的庙会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而且也并非只在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有的历时三天,即四月十七日开始,至十九日结束。有的地方则是“前七后八”,即在农历四月十八日之间七天开始,到后八天结束,前后长达半个月。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人为因素可能起了决定作用。
但无论举办日期是否有定例,各地庙会情景则是大同小异,无非是酬神赛会,献艺演舞,进香还愿。每当庙会之期,风和日暖,甘雨初降,乡民们便乘此农闲之机赴会观光。庙外货棚林立,商贾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常。1937年6月1日,《新天津报》曾披露了黄花店镇娘娘庙会的盛况。据该文载,“黄花店镇娘娘庙历年四月十八日为庙会之期,本年仍循旧例举行,演戏酬神,业经写妥北平大戏一班,演唱四天。昨(十八日)为首一日,善男信女,焚香观戏,外有少林会助兴,热闹异常。”
除碧霞元君外,武清民间还有另外称娘娘者。如位于杨村镇河东的娘娘庙,里面供奉的是“送子眼宫娘娘”神像。这位娘娘可以治眼疾,还可以助妇女生育。
有趣的是,对天后娘娘的信仰只存在于海河沿线,并以三岔河口为限,而自元至明清时期,以现代行政区域而论的武清区虽亦通海船,但民间并无天后娘娘信仰,这种现象倒是很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