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湖春饭庄与城南诗社雅集

(2020-08-04 08:21:13)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原载2020年8月4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

“明湖春”是津门一家历史悠久的老饭店,天津城南诗社自成立后,每每于此举办雅集,使这家老字号的大名久传海内。

关于这家饭店的得名,1942年3月27日出版人《新天津》所发表的《明湖春重张》一文,曾作了这样诠释:“顾名思义,(明湖春)当系济南饭庄。探诸主人(李氏),则谓五十年前济南大明湖畔确有本号,嗣移至北京,旋又在南市设一号,与‘先得月’对峙,此三十多年前事也。后北京亦收庄,现只此一家矣。”根据上述记载,天津的这家饭店应当成立于1912年前后,当时设在南市。

大约在1927年,明湖春由南市搬迁到日租界荣街(今新华路)。30年代中期又迁至旧法租界永安饭店楼上(今新华路)。1939年复移至绿牌电车道(今滨江道),1942年3月在法租界三十三号路(河南路,一说为三十二号今赤峰道)重张,“楼凡三级,餐间都二十余号,所有设备极美善,如天花板、护墙板、门窗甬路,均采用美国柚木精工嵌造。”

自1926年,城南诗社固定社址由江南第一楼移至明湖春饭庄。1931年“辛未津变”后,社址又改在了九华楼。也就是说,明湖春曾有5年的时间,是作为城南诗社固定社址存在的。另据鲁人的《十年来之城南诗社》(刊于1936年7月7日《北洋画报》)载,城南诗社“社集期在昔每两星期一次,辛未以后,则每星期一集。”当时社友集会采用AA制,“人各醵资一元,节余则以一元或两元交天津广智馆,为年终赈济文贫(即救济受穷的文人)之用。”

自社址移出明湖春饭庄后,这一家老字号仍是城南诗社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据1939年11月26日沙大风发表在《新天津画报》上的《我与赵幼老以明湖春始以明湖春终》的文章载,1927年,袁寒云时在沽上,经常组织文酒之会。某日,在明湖春宴集,座有方地山、赵幼梅等诸名流(二人均担任过城南诗社社长职)。“席间幼老侃侃而谈,与大方先生赌酒甚剧。”“曾几何时,当时所忆座中诸老,俱已久归道山,仅一幼老,亦竟于今秋一瞑不视,撒手西去。”“日前,先生(指赵幼梅)设奠明湖春,吊者云集,皆私相耳语,谓今日来吊幼老者,皆出至诚.....所奇者,予初次追随先生杖履,在明湖春,今哭奠先生,亦在明湖春,盖宿缘也。”值得一提的是,“明湖春”匾额,竟出自赵幼梅先生之手,足令其蓬荜生辉。

报人王伯龙在担任城南诗社社长期间,亦经常在明湖春举行雅集。据1940年8月12日刊于《新天津》的《寿王志盛》一文载,王伯龙40岁寿诞日,津京文艺界友好50余人,就曾设宴于明湖春。出席宴会的有北京来的李云子、窦宗淦、郑梦塘、蒋兆和等名流,天津方面则有金息侯、章一山、王朱、蔡庆、李木、宋昆等诸文人。近云馆主、金又琴、喜彩莲等戏剧界人士亦联翩而至,“盛况空前,得未曾有。”席间,城南诗社社友王采丞书赠王伯龙湘竹指扇一柄,并亲题诗云:“万方多难日,四十正强年。历劫同忧水,哦诗屡废眠。难除名士习,思与古人传。衡宇长相望,时留一醉缘。”

明湖春饭庄与城南诗社雅集

明湖春饭庄与城南诗社雅集

明湖春饭庄与城南诗社雅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