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寰如与天津玉澜词社

(2020-07-28 08:12: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津人文

原载2020年7月28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

署名:侯福志

据1943年8月23日出版的《新天津画报》所刊发的《沽上吟坛鸟瞰》(作者 杨轶伦)载,玉澜词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夏季,系由王寰如、王禹人、赵琴轩等三人发起,固定社址设于兴亚三区(旧法租界三十一号路,即今河北路)的致美斋饭庄。

“玉澜”之名,系由创办人王禹人(偏爱鼓曲)取自鼓曲演员林红玉、张翠兰(繁体为“蘭”)二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后因感觉“兰”字略显粗俗,故而改为“澜”字。

王寰如为诗词大家。民国时期,他是天津城南诗社、冷枫诗社的重要成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积极参与这两个诗社的活动,成为骨干成员和最活跃的文人之一。1940年4月,他与另外两名城南诗社骨干成员王禹人(冷枫诗社创始人之一)、赵琴轩等一起,发起筹备玉澜词社。经数月努力,该词社于当年6月正式宣布成立。“该社专以研究词曲为目的,为沽上惟一之词坛。”另据杨轶伦先生的《再谈笔名》一文(刊于1943年3月29日《 新天津画报》)一文,王寰如笔名为“非词人”,“君每作关于玉澜词社之消息,必用此署名焉,亦可以想见其拟谦之意矣。”

与城南诗社、冷枫诗社一样,玉澜词社同样为津门文坛重要阵地。据统计,该词社社友计有王伯龙、张聊公、童曼秋、姚灵犀、张异荪、周公阜、韩世琦、张国威、杨轶伦、张异荪、石松亭、杜彬庵、冯孝绰等津门诗词大家。另,玉澜词社还聘请了向仲坚、杨味云、胡峻门三先生为祭酒(导师),创办之初,每月雅集一次,1943年,因时局不靖,便改为每季雅集一次。每次雅集均请导师命题课词。

向仲坚为书法家,亦为寓居津沽的词坛大家。据《津玉澜词社八次雅集》(1941年4月5日《新天津画报》)一文载,杨味云曾言,邵次公归道山后,大江南北只仲老一人足为词坛盟主。“我社得仲老指挥,无任荣幸。”

玉澜词社除每月固定雅集之外,在上巳、重阳等节日,以及社内重要成员寿辰,还要临时举办庆典活动。每次集会,玉澜词社均请向仲坚为社员讲课,内容涉及词之源流、重要词人等,“溯及源流,阐发精详,合座无不叹服。”讲课结束后,再由其拟定课题,宴后由社员填词,并于下次雅集时交卷。如1940年9月7日,玉澜词社举办第一次雅集后,由向仲坚为社员拟定了两篇课题(作业),一为《吊费宫人故里》,选用的词牌为《望海潮》;二为《中秋》,选用的词牌为双调《好事近》。

著名报人、学者王伯龙在第二次雅集时提交了作业,其作品受到向仲坚的好评。其《望海潮.吊费宫人故里》云:

“明珰翠羽,神鸦社鼓,露筋犹有荒祠。僻巷黄昏,疏林斜照,行人难觅遗碑。往事最堪悲。賸千家野火哭,劫火横飞。孽子孤臣,凭谁只手拯倾危。

金台风雪凄迷。但惊沙铁骑,折戟残旗。大将殉忠,权阉误国,那血溅宫围。肝胆我蛾眉。叹渠魁未剪,侠骨先灰。小部梨园,至今能貌古威仪。”

向仲坚评为:“悲壮沈雄,似东坡大江东去格调。”

作为社长,王寰如带头完成作业,其所填词《好事近. 中秋》云:

“凉月离晴空,谁领一庭秋色。桂子飘香时候,只自家消得。 去年今日水漫漫,回忆增凄恻。今夜月圆花好,莫匆匆轻掷。”

向仲坚先生评语为:“风格清逸,惜未能得深入浅之趣耳。”

关于天津玉澜词社存续时间,一般认为只有1年余。但从扬轶伦的文字中得知,该词社至少在1943年尚有活动。因此,其存续时间不会少于3年。但究竟何时停止活动,尚须做进一步的考证。

王寰如与天津玉澜词社

王寰如与天津玉澜词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买兔子
后一篇:津门诗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