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蕖画会”之得名

(2019-06-26 11:35:23)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image 


原载2019年6月26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出现了不少传习美术艺术的机构,如像城西画会、撷芳画社、恽派工笔画馆等,这其中尤以绿蕖画会存在时间最久,影响也最大。


193747日《语美画刊》刊载的《纪八年的“绿蕖”》(作者忆贞室主)一文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天,李捷克、苏吉亨等七位画家,成立了一个研究艺术的小团体,名字叫作“眠龙画会”。19293月,更名为绿蕖画会,会址设在河东中学。成立仅三四个月的光景,在中画、西画两个方面,便取得惊人的成绩。1929年夏天,绿蕖画会举办了一次展览会,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申请入会者十分踊跃,8年来累计入会的会员多达300多人了。绿蕖画会最早只有“中画”“西画”两个组,1929年秋天,又增加了“摄影”“昆曲”两个组,分别由北平著名艺术摄影团体“光社”社员张云阶和著名昆曲家童曼秋担任指导,并聘请津门名画家王君石教授书法。因为“画会”的概念已不能够概括该机构的性质,故主办者改将其改为“绿蕖美术会”。后来该会又增加了“漫画”“国剧”“话剧”“文艺”等四个组,其内涵和外延均有所变化,但美术会的名称并没有再作调整。


“绿蕖”这个机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大上。据1932年的《北洋画报》载,“绿蕖”办公的地方“不过小屋三楹,小院一个,纸窗几扇,绿树几棵而已。实在是一种‘在陋巷’的生活。”但这些陋巷里的人,“在每个假日,却都很高兴地在里面工作着,都有‘不改其乐’的精神。”“绿蕖”成立当年,就举办了暑期成绩展览会。第二年又在著名的大华饭店召开了第二届美术展。1930年元旦,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化装游艺会”。此后数年,画会每年都要组织一两次作品展览会,一直到抗战爆发前,持续了整整8个年头。除专业艺术活动后,“绿蕖”亦做了不少公益活动。如在1937522日,曾举办了一次“赈灾音乐游艺会”。关于这次活动,署名月丹的作者在《语美画刊》上发表了《绿蕖美术会赈灾游艺会志盛》一文,详细报道了活动盛况:“天津绿蕖美术会为筹款赈灾,于五月二十二日(星期六)晚八时,假东马路青年会址举行音乐游艺会。观者甚为踊跃,笔者亦曾参与盛会。”会议由《北洋画报》主编吴秋尘主持,市立师范的学生演奏了军乐,省立中学的学生表演歌咏,女子师范音乐系的学生刘师莲演奏二胡,杨学妕演奏提琴,著名音乐家李竹林先生演奏了琵琶曲,赵绩先生表演了口琴独奏。2个小时之后,开始表演京剧,由该会女会员于淑娟,王次君两位女士合演《坐宫》。此次游艺会非常成功,总共收到票款300余元,通过相关慈善机构全部转往灾区。


关于为什么用“绿蕖”冠名,发表在1929817日《北洋画报》上的《绿蕖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作了解释:“用绿蕖(作“荷花”解)作画会名称的意义,因为它是清高而一尘不染的,我们虽然不敢以清高自拟,但是一尘不染,我们却受之无愧。因为我们画会的人们,是牺牲精神和金钱,来为沉寂的天津艺术放一线的曙光。”看来,艺术应当是至高无尚的,是不容遭到一点亵渎的,这一点对当今的艺术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