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地山临终诵念《示儿》诗

(2018-06-14 14:06:21)
标签:

休闲

分类: 天津人文

http://s1/mw690/001IUOrJzy7lfI4gbBKd0&690

   
     
     
     
     
     
     
  原载2018年6月14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
侯福志

“联堪称圣,书自成家,沽上早知名,遗墨顿成和氏璧;病已濒危,心犹念国,中原何日定,思君怕诵放翁诗。”这是《北洋画报》送给方地山的挽联,肯定了方地山祈盼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于方地山的生平,方地山生前好友、报人刘佑民在《悼方地山先生》(刊于19361223日第16期《语美画刊》)一文记载颇详。据该文介绍,方地山名尔谦,江苏省杨州人,清末充任袁世凯幕宾,甚得倚重。袁家二公子克定、克文均出其门下。民国初年,一度扬州任职,“颇著政声”。逢1916年退职后后,一直寓居津门,“日以诗酒自娱,暇则徜徉于劝业、天祥故书肆中,故其所藏古泉、书帖非常多。”方地山尤喜书联,联语大都即席自撰,援笔立就,妙造自然,故有“联圣”之称。其书法包罗万象,别具风格,落款只书“大方”,而不署本名,“放荡风流,于兹可见。”“近以爱姬病逝,忧郁寡欢,偶有宴集,辄怅触生感,用是胃病渐发,卒至不起,以十二月十四日上午十时逝于津寓,享年六十有五。”

众所周知,方地山是风流才子,退隐津门二十年间,除诗酒唱和外,“时亦作章台游,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但方地山并非全都是时人所想象的那样,整日沉浸在醉生梦死中,作为一介文人,他与其它普通知识份子一样,“位卑未敢忘忧国”,仍时时关注着局势,尤其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收复东北失地,还日本侵略者以颜色,实现国家的统一。据周利成《方地山在天津的日子》一文载,方地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家人及弟子诵读陆游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关于这段掌故,方地山友人马诗癯在其《挽方地山社长》一诗中作了记述,原诗如下:“金钱挥去似泥沙,被酒看花眼不花。潦倒生涯皆慧业,欹斜书法自名家。嘲狂诮狷(音juàn)尊联圣,惜玉埋香悼凤娃。病革还吟渭南句(易箦之前,时时诵放翁临终《示儿》诗,呜呼,先生岂忘情家国者乎),固知此老思无邪。”挽诗一方面,对方地山生平事迹作了评价,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他的爱国情怀,“时时诵放翁临终《示儿》诗”,期盼我大中华象宋朝收复中原失地一样。知识份子的执着、热烈、真挚之爱国情怀跃然纸上。在同一期《语美画刊》上,马诗癯之弟、著名诗人马仲莹的另一首挽诗,同样诠释了方地山的爱国主义思想:“举国忧危震撼中,痛心又失大方翁。联珠绮语探喉出,鬻字黄金到手空。遗有涯生太诙诡,勖忘年友小玲珑(先生每以“小玲珑馆”贶余兄弟)。是真血性奇男子,情种焉能概括公。”在华北乃至全国面临日本侵略者觊觎的危急时刻,我们失去了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份子,“是真血性奇男子,情种焉能概括公。”这两句话,是时人对方地山最客观公允的一种评价。

马氏二兄弟是安次县得胜口村人,均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学者、诗人,天津城南诗社社员,与方地山时有诗酒往还。方地山病逝之前的两个月,还与马氏兄弟一起参加了重阳雅集活动,并分韵得“惜”字,其即席所赋诗云:“一年三百六,春秋有佳日。清明并重九,放过真可惜。”作为一个老年人,他可能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希望在有生之年,珍惜过好每一天,每一个春秋佳日。但上苍并没有眷顾他,就在这首诗面世不久,他就病逝了,“惜”字诗,俨然一语成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