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各庄的故事(游戏)之十九:玩弹球

(2017-12-12 13:11:44)
标签:

文化

分类: 桑梓纪闻


http://s7/mw690/001IUOrJzy7gwaucm58d6&690

玩弹球

  原载2017年12月12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署名:侯福志

我手里有几十个玻璃球,都是十几年前从大胡同买来的。记得七八岁时,我就会玩弹球了。尤其是冬天,限于气候和经济条件,玩弹球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户外游戏活动之一。

  每到周六下午(那时候每周歇周六下午和周日),紧张学习一周的孩子们,突然放松下来,撒了欢一样地疯玩起来。在胡同口、房岗的空地上以及院子里,都会有玩弹球的“战场”。开始的时候,我手头没有弹球。看着大孩子们快乐玩耍,手心总是痒痒的。后来三哥给了我两个“橘子瓣”,我就和小朋友们玩了起来。

  记得弹球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撞钟:在房前窗根底下,围绕墙面在地上用粉笔画一个三面有线的方框。参加游戏的三四个小孩子,每人用自己的玻璃球撞击墙根,球返弹回来后停在适当位置,谁的球距离相对墙面的外边线最近,谁就取得了优先的弹球权。他可以在三条线外,把自己的球弹在自认为最近的任何一个球上,只有连续弹上同一个球并将其弹出方框外,才可以把这个别人的球归为己有。若没有弹上,第二个取得优先权的人,就可以接着弹球,以此类推。有时候,除了参加游戏的,还有观敌瞭阵的,大人孩子都有,所以显得十分热闹。有的孩子准星特好,弹到别人球上啪啪作响,让大家好生羡慕。记得二秃、二顺、金龙、小银、福长几个人都是弹球好手,他们都会射高炮(左手支撑在地上,右手架在左手上,这样可以使球弹射较远,小孩习惯称为射高炮),而且拇指有力,可以把球弹出框外很远。

  第二种玩法,和第一种迥然不同。一般是在空地上划一个长方形的方框线,大概一米长、半米宽。在距离方框大约二三米的远处,画一条与方框线长边线平行的一条线。一般三四个孩子同时玩。玩的时候,每个人要在方框内放一个玻璃球或相同面值的钢镚。另外每个人站在方框边,再用自己的球丢到远处的平行线处,大家按照距离平行线由近及远的顺序,每个人陆续把球丢到方框线附近。再按照这个顺序,用自己的球把方框里的球或钢镚(把钢蹦要立起来,以便球弹射其上)弹出框外,这个被弹出的球或者钢蹦,就是斩获的战利品。若感觉别人的球距离自己较近,对自己赢球有威胁时,也可以把这只球“灭掉”,这个人在这局中就被迫离开“战场”。

  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是我的大伯家和二伯家,另一个是李会千家(他母亲是我大姨)。经常的玩伴有二顺、二秃和金龙。我的技术相对也很高,但都是刚玩不久,若在户外时间一长,手脚冰凉的时候,手就没有准星了。我的拿手技术也体现在射高炮上,两米以内距离基本上百发百中。当然,每场下来互有输赢,绝没有常胜将军。记得东街的老二是佼佼者,我们弹球基本上靠右手大拇指的力量,他弹球时手借着腿劲,拇指又借着手劲,可以把球弹得老远,而且他的准星要比我们大家好,所以他玩弹球赢多输少。正因为如此,他盛玻璃球的布袋要比别人大一倍。

  我上六年级时,班上有个同学叫刘善亮,我管他叫老叔,曾经给了我一个“大亮光”,又圆又大,弹起来不跑偏。我得到后可高兴了,经常用它参加战斗,给我赢得了好多战利品,这不愧为我的秘密武器,至今还记忆犹新呢!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