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各庄的故事之七:杂面、肉饼、尜尜汤

(2017-10-31 13:23:17)
标签:

文化

分类: 桑梓纪闻
http://s15/mw690/001IUOrJzy7frbRSoeG6e&690

·连载·

李各庄的故事

原载20171030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署名:侯福志

二、美食

  1.杂面、肉饼、尜尜汤

  倒退四十年,村里人吃的都是粗茶淡饭,还会有什么美味吗?答案是有,而且还很多呢。我吃过一种杂面汤,是用黑豆面掺绿豆面做的,把面和好后切成面条状,然后放入炝锅后的开水中,煮熟后放入一点香油、酱油、盐和生葱花即可。杂面汤很筋道,吃起来绵软清香,非普通面条可比,因此成了困难时期白面的替代品。

  我最爱吃的是母亲做的猪油肉饼。小时候,每逢年三十儿,母亲都会做猪油肉饼给我们吃。那时候,农村植物油少,各家各户喜欢买来一些猪板油,在热锅上把板油烧化,荤油单独放在瓷坛里,剩下的油渣子则盛出来炒菜用。母亲烙肉饼时,要在铁锅上撒上一层荤油,这种肉饼出锅后又脆又香。肉馅里要多放些葱花和姜末,这样味道会非常鲜香。如今市面上所谓的香河肉饼、宝坻肉饼,在我看来,都不如我母亲做的肉饼好吃。

  小时候人多菜少,母亲发明一种既解馋又省菜的食物。其做法是,用香油和葱炝锅,把特别辣的干辣椒切成段,然后放在油锅里炸脆,再放上大盐粒子。吃的时候,在玉米饽饽上抹一点油,再夹几个辣子段。吃起来又咸又辣又香,饽饽吃得很快,只是辣子不见少。

  奶奶会做一种美食──尜尜汤,现在想起来还想吃呢。这种东西做起来很简单,用葱和酱豆腐炝锅后,放入白菜少许,接近炒熟后再放入适量的水。水煮沸后,再把用玉米面加热水和面切成的面丁放到锅里,开锅后放一点点盐和香油。记得上小学时,早饭几乎都是尜尜汤。

  还有一种美食是煮饽饽,做法和尜尜汤类似。因为前一天贴的饽饽第二天要吃净,上顿贴饽饽咸菜,下顿还是贴饽饽咸菜,肯定都吃不下去了。所以,到了第二天早晨,煮饽饽就是最好的美食,既解决了剩饭,又调剂了口味。我最早学会做的饭就是煮饽饽,因为我上高中一年级时要走八里远的路,那个时候村里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黄花店中学,家里没有自行车,每天上课都是顶着星星出来,太阳下山后才到家。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家里不生炉子,谁也不愿意离开热被窝,我只得自己起来做一点煮饽饽,吃过后全身上下都热乎,然后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到了高二,郭继海、侯志田两个伙伴也考到了黄花店中学,平常我坐他们两个的自行车,后来我大哥家也买了自行车,从此我也能骑自行车上学,而且也不用再赶罗自己了。但煮饽饽仍然是我的最爱,一直到1981年,我离家赴外地求学,煮饽饽就再也没有机会吃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