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画报》也开设了“天津专页”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369画报》也开设了“天津专页”
1939年11月9日,报人朱书绅在北京创办了综合性文化杂志——《三六九画报》,社址在宣外椿树下三条甲八号,责任编辑王泰来。该画报为16开本,每期24页—32页不等,为3日刊,日期中带3、6、9的日子是出版日。
有意思的是,自1942年7月3日第16卷第1期(283卷)开始,该画报开设了“天津专页”,这是继1939年3月19日第25期《立言画刊》开设“天津专页”之后,北平报刊中所辟的第二个“天津专页”。
报人刘雁声《关于“天津专页”》开栏语一文,详细介绍了开办这个专栏的因由:“为了天津读者的便利,为了一个地方的描写,为了增加地方动态的雨丝风片,为了一个地方的俗尚、生活、变迁的记载,为了介绍前人关于一个地方的种种记述,所以由这一期起,把‘风雅颂’改为一版,而以这一版的地方,增刊这‘天津专页’。”在刘雁声看来,“因为天津这个地方,有他的神秘豪爽,与众不同之点。而且与北京相隔只区区二百四十里地的远近,坐火车也不过只有两个多钟头的工夫。可是天津却使你‘初到贵宝地’的一刹那,而感觉有让人住下去尝尝味道之感!编者虽非天津人,却以天津当作第二故乡怎样?因为编者从民国十六年踏到天津的土地以后,接连不断的到现在有十五年的历史了。所以现在一提起天津来,就不由得想起河北‘锦衣卫大桥’和‘狗不理’的包子。”
“天津专页”的内容十分广博,涉及地理、民俗、古迹、饮食、娱乐等方方面面。据笔者统计,仅在283卷至300卷这18期杂志里,就刊载有关天津的文章上百篇,有四五万字的容量。署名“文”的作者连载了《天津的古迹》长文,系统介绍了天津的名胜古迹。署名将军的作者发表了《天津卫三宗宝——现在仅存的一宝》一文,对鼓楼的历史和传说作了钩沉。此外,《天津魂——落马湖》《天津魂——三不管》《天津胡同》《宁园风光》《特区游泳池》《佟楼》《天津人吃蚂蚱》《天津的人早点心》《天津肖皮话》《天津竹枝词》《天津的饭馆》《天津卫的河》等文章,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天津的市井生活。
令人称道的是,署名李明的作者发表了《青龙潭》一文,对今水上公园一带的美景作了描绘:“说到青龙潭的气派很够一气,处处青绿的田野,清脆的雀语,一叶扁舟,荡漾其中,船桨泼水声,形成一种天然的音乐。空气中微风带来野花绿草的香气,使人身心清爽。相偎依的情侣们乘船谈心在这潭面上,真是点缀得有声有色。你可以雇船加入,船可以带着你们采寻胜景去。这潭可以一望见底,湖水澄清,水藻看去可仿佛森林,鱼虾在水中弓腰荷舞着,芦苇中野鸭清脆的叫着飞着,真使都会中人见了羡慕。隄上绿树成荫,蝉鸣鸟语,青蛙鼓舞。空气凉爽使你感到此地是天上还是人间。”在作者看来,青龙潭尚属于原生态,“此地虽然不加修整,任人游览享受,我们是可以深深的领略自然的美了,实在是消夏的绝佳胜地。”
一座城市报刊竟然接连开办了两个《天津专页》,这在中国报刊史上堪称佳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