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徐春羽还是江湖郎中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
||||
徐春羽是民国时期北派通俗文学大家之一,以武侠小说见长,有《碧血鸳鸯》《屠沽英雄》《逃刑传》等10余部小说存世。 曾读王振良撰写的《徐春羽家世生平初探》一文,对徐春羽生平与家世作了深入研究。据该文载,“徐春羽抗战前在天津市教育局工作,其间曾安排三妹淑英在天津的学校教书;徐春羽的住所在今天津市河北区的平安街上,紧邻平安街与进步道交口的王占元旧宅(今已拆除);徐春羽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通医术,精书法,会评书,善烹饪,尤其喜欢票戏,常找艺人(包括翁偶虹)到家中交流。又徐春羽嗜麻雀战,每有报馆催稿,辄嘱牌局暂停,提笔疾书以应,然后又继续打牌。” 上述文字有三个方面信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是徐春羽与天津有关系;二是徐春羽常给报馆写小说;三是,徐春羽精通医术。笔者仅就以上三个方面做些补充。
关于与天津的关系。笔者曾在1947年1月24日出版的《一四七画报》(第9卷第8期)中读到一篇小文《当大学教授》:“徐春羽近来又身膺大学教授了。他在北洋大学平院教国文,一个礼拜要教上十多个钟点,他说:教没有什么,只是改卷子,比写一万字还难。”据载,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成立北平部。之后仅一年多,按照国民政府的指令,北平部被划入了北京大学。前文提到了“北洋大学平院”应当就是所谓的“北平部”。这说明,徐春羽曾经担任过北洋大学的教授。 关于徐春羽的创作。1946年12月14日出版的《一四七画报》(第8卷第9期)刊载的另一篇题为《郑证因同白羽二位是老搭档》一文中有下面几句话:“北方写武侠小说的,自从还珠楼主去上海以后,只有郑证因同白羽、徐春羽几个人了。徐春羽擅长写评话,一板一眼,全是老北京谱儿。”
关于徐春羽行医。1948 有趣的是“徐精书法,与刘云若、还珠楼主之字,并称三奇。刘君字其小似蚊,还珠之字其草似虱,春羽之字则似蚤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