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愚庵秋雨消魂 刘云若春风回梦(转王文玉先生美文)

标签:
文化 |
分类: 刘云若专区 |
|
||||
侯福志先生的《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出版了,此书洋洋55万余字,几乎把刘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搜罗殆尽。不但对各书尽皆披阅,且把各书出版的经过做了详细介绍,又对各书加以点评,从书中不难看到,侯先生历时十数载,对资料积累之丰富,令人叹服!而为此所付出的艰辛,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在拜读此书后,忽然忆起一桩有关刘先生的轶事来,这是我南开中学同窗契友戴冠津学兄对我所谈。冠津兄乃天津近代名作家戴愚庵先生哲嗣。戴先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后在家乡终生从事小学教育,长期担任草厂菴小学,即后来的南门东小学校长。1932年,邓庆澜先生任天津教育局长时,曾敦请戴先生到市教育局工作,被戴先生婉言而拒。戴先生力主学生要全面发展。据说天津小学有课间操,即始于戴先生的学校。由于戴先生对天津世风民俗掌故轶事所知甚多,不时于报刊发表此类文章,其代表作即为长篇小说《沽上英雄谱》(俗谓之“混混儿论”)。不知出于何故,戴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写了一部言情小说《秋雨消魂录》,连载于报。某日刘云若到戴宅看望戴先生,戴长刘十几岁,二人介于师友之间,在和刘的交往言谈中,和云若发表的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中(彼时刘尚无长篇问世),戴先生认为云若才气非凡,将来必有大的发展,故戴对刘也相当尊重。在这次闻谈中,刘忽然说道:“您写了一部《秋雨消魂录》,我也想试着写一部长篇!名字也想好了,就叫《春风回梦记》,和您的书名正是一副对联,您看如何?”戴先生点头说好,继而调侃道:“若无春华,何来秋实?春风和煦令人爱,秋雨凄苦令人哀,仅从书名就胜我一筹!弟大作问世,必是洛阳纸贵,兄之拙作将成敝屐也。”云若莞尔道:“您这话真令我无地自容啊!”文人相谑亦雅耳。 果如戴先生所言,云若这部描写鼓曲女艺人悲惨命运的长篇处女作一经《天风报》连载刊出,果然大受读者欢迎。云若之名陡然而增,各报社均邀请其赐稿,经常一天要写四五处稿子,难得者竟无丝毫舛误,其言情小说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外,在技巧上,书中布局之严谨,情节之跌宕,人物之生动,语言之丰富,评事之明达,皆属上乘,尤其他的文思之敏捷,人所难及,谓之为当代子建,不为过也。二十年间,他出版的长篇足有四五十部,著作等身,当之无愧! 海河水哺育了刘云若,刘云若着实在天津文化界和中国近代小说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