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宫理发馆话旧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
||||
天津是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在民国时期,理发馆的兴起以及“飞机烫”的流行,成为津城市井的一道亮丽风景。这其中,仙宫理发馆的努力功不可没。
据1927年《天津快览》载:“津埠之理发所,大街小巷皆有设立。门前匾牌大都书‘理发所’或‘理发室’、‘整容室’等字样。价目的高下,以手艺之好歹而定。最高者理发二角,推光一角,刮脸五分,最下者亦不得少于铜元八枚。”另据1934年《天津市概要》载:“理发馆设备最完备且洁者为中原、仙宫、南京、一乐也等数家,其价目当在六角八角之间,余则有四角、二角、一角、六七分之差。至刮脸、取耳、洗头、烫发等则皆另有定价。”当时,天津的理发馆有12家,它们是:中原理发馆(日租界中原公司)、永记理发馆(法租界梨栈)、仙宫理发馆(法租界基泰大楼)、顾林美容室(英租界中街)、紫罗兰理发馆(法租界惠中饭店)、老鸿云理发所(法租界)、乌孚满理发所(特一区)、中山理发馆(法租界绿牌电车道)、渡边理发所(日租界)、白宫理发所(河北大经路)、南京理发公司(法租界天增里)、一乐也理发所(法租界)。
在众多理发馆中,以仙宫最为有名。它的经理是张明予。仙宫“设于法租界蓝牌电车道基泰楼(今和平区滨江道109—123号)之右翼”,是当时“天津最新最大”的理发馆,据1928年12月18日《北洋画报》载,该馆在1928年12月24日开业纳客。《北洋画报》于1929年1月24日刊载 仙宫理发师来自平沪等城市,皆有丰富从业经验,其中拥有女理发师2人。另聘女招待2人。徐省三是天津最著名的理发师,他自十七岁起即在国外学习理发手艺,并且能操英、俄、德、意四国语言。来仙宫之前曾在京沪等地西人理发店服务,据说其所烫发能保证一两星期不致变形。徐省三的到来,不仅为仙宫争得了顾客,更为其带来巨大收益。据当时报纸上的广告,仙宫能够提供西洋烫发和女子理发等服务,但其价格较其他门店相对昂贵,其中“剪发一元。火烫发八角,电烫发一元,水烫发二元。烫桃发五角,烫长发三元”。 由于仙宫对面即是著名的春和大戏院,所以,许多坤伶、名角便成了仙宫的常客。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