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茶园

(2015-11-23 15:11:03)
标签:

文化

分类: 桑梓纪闻

中华茶园

侯福志

原载20151123日今晚报副刊“故纸里的天津”栏

1942813369画报》载杨毅的《硕果仅存坤书馆——中华茶园》一文,详细描绘了中华茶园的情况。

  据该文介绍,中华茶园在日租界下天仙旁,交通相当便利。门外是古色古香的门面,到了冬天则换为厚厚的棉门帘,两边是白花玻璃门窗。一进门是卖票的地方。再向两旁,迎面是舞台,台面并不大,左右各一抱柱,上书:好景目中收观不尽南朝金粉北地胭脂,春风怀内抱领略些温香软玉桂馥兰芳,上面挂着巨幅匾额大展宏图

  戏园纯为旧式,台上两旁坐着红红绿绿的唱手们,三寸金莲者、高跟皮鞋者俱全。唱时调、梆子的时候,台前横一栏杆。如唱大鼓、京剧,则将横杆取下。场面在上场门的出口处。台下的客人是几个人围坐一张桌子,两廊亦卖客座,都是板凳。楼上有包厢,包厢外面挂着长方形小镜框,红底写着黑字,都是中华部歌姬的芳名。这里可以说每天都客满,即使是阴雨,亦保持七成座。开演的时间较旁的园子更晚,这都是因为唱手们为了摆谱儿。她们在台上唱的时候,有认识她们的顾客,叫着各种邪好儿,做出各种怪相。更有的高喊她们的绰号,什么元宵”“老哏,相互起哄。戏园内有卖糖果的、卖糕干的,他们在过道上挤来挤去,与台上台下的嘈杂声,形成了无节拍的交响乐。其中以卖糕干的最驰名,客人们几乎都必买一些吃,还有专为买糕干而去的。票价楼下四毛,厢票两元余。观众多是老主顾,以老年人居多。提着鸟笼子,拿着拐杖,带着一包茶叶,他们去的时候较晚,可是亦有座位。

  里面的茶役,每逢年节前几日,约本部的著名歌姬演唱,并且请阔佬戳活(点曲子),就等于梨园行的搭桌。逢年底亦照例封台。到新年正月初一开市,行破台祭,演文武财神”“加官进禄等吉祥戏。开市的那天,歌姬们都穿上艳红的衣服,头上头下亦都是红色装束,就是取满台红的意思。作者叹道,可是年来市面不景气,歌姬亦不如往日火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