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花庄”的总号与津号

(2015-06-16 14:14:25)
标签:

股票

休闲

分类: 刘云若专区

“鲜花庄”的总号与津号

 

 原载6月16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津沽旧事  署名:侯福志

   自1947年3月8日起,天津出版的《星期六画报》,出现了一个“鲜花庄”栏目,在这个栏目之下,冠以“津号”之名。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还有“总号”不成?

   笔者曾翻阅了几乎所有的《星期六画报》、《一四七画报》,终于弄清了来龙去脉。据1947年3月11日《一四七画报》(第10卷第11期)刘云若在“鲜花庄”栏目上的“前言”介绍:“鲜花庄”的前身是吴秋尘主编的“杂货店”,是创办于1928年《天津商报》副刊的名字。“杂货店”取“兼收并蓄”之义。吴秋尘离开《天津商报》后,由小说家刘云若接办了副刊,随即更名为“鲜花庄”。之所以要用这个新的名字,是希望“用鲜花熏熏他遗留的气味”。1946年12月1日,《一四七画报》(第8卷第4期)曾载文盛赞《天津商报》的“鲜花庄”:“《天津商报》副页,生香活色、古艳今谐,蜚誉报坛。一时名流作者,竞秀争妍,撷一时之盛。主编者,即刘云若也。”上世纪30年代初,“鲜花庄”曾与“大公报”副刊“小公园”可谓双峰并峙,在天津报刊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为时很短,刘云若便离开了《天津商报》,这个栏目也就因之取消了。

   1946年9月1日,《一四七画报》为充实内容,增加了白羽小说连载《师林三鸟》,同时根据《一四七画报》社长吴宗祜及编辑景孤血(他与刘云若有20年交情)的请求,在《一四七画报》(从第6卷第1期开始),开辟了“鲜花庄”命名的专栏。按照刘云若的说法, “这名字并不好的。然而本社吴社长和孤血、慰秋两兄,对‘鲜花庄’印象特深,要我借‘一四七’版面重张,近因在天津应‘星期六’之约,又开了一处‘鲜花庄’津号,所以在‘一四七’设‘鲜花庄’总号”。

   这里提到的“星期六”即指《星期六画报》,该画报创刊于1946年5月18日,每期为16开本16页,彩色封面(多为坤伶照片),每周一期。报社地址设在罗斯福路189号(今百货大楼对过的新华书店),主办人是社长兼总编辑的张瑞亭,由郑启文担任经理。自1947年3月8日,《星期六画报》亦开设了“鲜花庄”栏目, 因《一四七画报》早在1946年9月就设立了总号,故天津的“鲜花庄”只能设立分号,也就是“津号”。“鲜花庄”专栏,除刊有部分学者杂文外,主要是刘云若的个人随笔、杂文。其中许多文章对于研究刘云若的思想和创作极具史实价值,如《半生长是乱离身》《我是什么东西》《中华哏国》等。

   关于“鲜花庄”内容上的特色,刘云若填了一首《沁园春》词,其下半阕对此作了诠释:“文章垃圾成箱,把大地山河一担装,也偶爱家国,居然笑骂,忽怀风月,或者荒唐,怪力乱神,道具德仁义,逐我笔尖上下狂。论体例,似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虽过于自谦,但其题材之广博、涉猎之丰富,实非他人可比。

   一个人在京津两地开辟同一名目的作者专栏,堪称民国时期天津报界的一段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