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若小说“续稿未到”之谜
(2015-05-25 10:18:49)
刘云若小说“续稿未到”之谜
原载于2015年5月25日天津日报《满庭芳》作者:侯福志
1946年2月21日,北平出版的《一四七画报》自第2卷第1期开始连载刘云若的小说《粉墨筝琶》(反映天津抗日除奸内容)。这一年的下半年,由于刊载这部小说的位置经常有“续稿未到”字样,所以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
上世纪40年代,正是刘云若创作的黄金期,每天最多有十几部小说在京津两地报刊上连载,“每天伏案劳形,不知底止”。由于过度用眼,所以刘云若得了严重的近视眼。1947年1月17日《一四七画报》(第9卷第6期)的“读者信箱”,刊载了读者马临凡的来信:“一四七信箱北平人先生:贵刊《粉墨筝琶》作者刘云若君,因病,小说久未续写。近闻刘君病仍未痊愈,并因经济恐慌,医药费不足,故只在静养,无力医治等语。不知此消息确否?果若,有一平日钦佩刘君作品的读者,想给一小小帮助,希望贵刊代转达为荷。此祝文安!读者启。”编辑景孤血作了认真回复:“我先在此替刘先生谢谢您的盛意。不过,据我所知道的,刘先生的病长久不愈,并不是因为医药费不足,经济困难,所以延迟下来,老不见效,我个人知道如此,谨相告。”
为了不影响写作,刘云若佩戴了一副近视眼镜。1946年12月,《粉墨筝琶》单行本第一卷由《一四七画报》出版。按照社长吴宗祜的要求,刘云若为该书撰写了一篇《赘语》。这篇文章的落款是:“云若写于初用眼镜之日停电之夜。”按照这段文字推断,刘云若佩戴眼镜的时间应当是在1946年12月之前。关于这一点,《刘云若鸣谢:眼科医生董良民大夫启事》一文可以提供佐证。据刊于1947年1月24日《一四七画报》(第9卷第8期)的这篇文章称:“鄙人笔债冗劳,目力衰耗,近日突感视界模糊,艰于写作。亟就天津绿牌电车道眼科名医董良民大夫诊治。经施行手术,并为验光配镜,今不但目疾霍然得愈,工作如常,且能走马路而识友朋,坐后排而观电影,享平生未有之福,岂敢忘光明重睹之恩,谨布谢忱,兼告同病。”
“续稿未到”除眼疾因素外,还有另外的隐情。景孤血在《关于刘云若》 (刊于1947年1月24日第9卷第8期《一四七画报》)一文中,回答了读者的关切:“好多位读者来信问:刘云若的小说为什么常常中断?是他的环境不好吗?是他的心境不佳吗?甚至还有读者跑到报社里来要自动捐款帮忙的。这些位读者的盛情,我们都转达给刘先生了。刘云若小说为什么总爱断稿,这里边有文章。非但有文章,而且还有小说——这个小说比凤云同翥青还旖旎?读者先试猜猜!”
陆凤云和程翥青是《粉墨筝琶》中的两个主角,曾经发生了刻骨的恋爱关系。景孤血只是用小说人物影射刘云若,但一直也没有正面回答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来有读者追问,编辑也只以“家庭私事”为由推脱。1947年3月1日《一四七画报》(第10卷第7期)刊载刘云若给景孤血的来函,向报社和读者作了交代:“弟事截至前日,方告段落,从此罪孽深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今复心愿已了而担负增加,唯有努力正业按头干下去了,已如小学生立课程表恢复正常生活,稿件万不会再断。” 据辛绍兰《刘云若与刘慧双》(刊于2014年2月2日《今晚报》副刊)一文载,“1947年,刘云若为女儿刘美文过生日,在河北路顺和里家宅楼顶的晒台上办了几桌家宴。借此机会,刘云若把刘慧双带回家,介绍给亲朋好友”。从时间节点上看,所谓“家庭私事”抑或刘云若所言的“罪孽深重”,实际上指的就是刘云若娶回刘慧双这件事。
|
|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