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报》:打开我的学术之门

(2015-01-07 17:12:07)
标签:

休闲

分类: 好友好文

《品报》:打开我的学术之门

——纪念《品报》出刊五周年

原载2015年1月1日《品报》第29期

   署名:侯福志

   记得振良兄2010 年2 月1 日有一篇《无厘头的闲话》,提出了《品报》的三个追求,即两个“三结合”概括之:首曰学术性、资料性、趣味性之结合,再曰学术界与收藏界结合、研究者与爱好者结合、专业性与普及性结合。回过头来看,这五年来,《品报》确实践行了创办者的思路,若说《品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振良、张元卿、顾臻、林欧兄等创办者的视野与魄力使然,很值得大赞、特赞。

   我本人是在机关工作,和文学、学术本无关联。但由于近三十年的收藏和研究,不知不觉也踏入了通俗文学研究之路。当然了,我尽管也试图往学术方面靠拢,但由于根底浅薄,加之未曾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对学术的研究过程还属于积小识为大识的过程,自然还属于“爱好者”之类的。《品报》编辑们的心胸是开阔的,《品报》并没有因为我在学术研究上的天然劣势而怠慢于我,而往往是平等的提供着一方平台,给我以展示、交流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据我自己的统计,我所见到的全部27期《品报》,刊发有关我撰写的文章一共有25 篇,几乎每期都能见到我的稿子。涉及到刘云若、宫竹心、吴秋尘、姚灵犀、李山野等曾长期在天津生活的作家,这简直就是编辑们对我莫大的支持!记得,我曾经撰写了一篇《平江不肖生与天津》的小文,该文在《中老年时报》发表后,被《品报》予以转载。振良兄对此文很感兴趣,他曾经告诉我,因为“福志兄的《平江不肖生与天津》短文,引发了不肖生研究的小高潮,将其生平考证一下子推进了不少。”

   《品报》对我的影响当然不只这些。实际上,我正是借助于《品报》,逐渐真的开始了由业余向专业的蜕变。翻开《品报》,我都会爱不释手(每期我都自己打印阅读)。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几位编辑和作者的专栏,如顾臻先生的《读《天风报》札记》,元卿先生的《青谷观书录》,振良先生的《杜鱼文钞》,此外,《春秋阁过眼烟云记》、《因羽斋郑证因作品过眼录》等,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的学者们对资料的勾陈如此广博、丰富、细致,论证过程如此的严谨、缜密、深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们求实的学术精神和专业的研究方法对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今年10月份,我曾应邀参加了天津社科院组织的“都市文学与文化: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我当时就是按照学者们提供的研究方法,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刘云若小说版本及创作、影响的初步探讨》的论文,这篇论文大约9000 字,是我涉足文学研究领域以来第一篇正式的学术成果,在会上宣读后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会议之前,元卿兄正帮《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北派通俗小说研究”专题组稿,曾向我约稿,我当时就把这篇稿子传给了他,受到元卿兄的热情洋溢的肯定。我想,若非《品报》这五年来国内知名学者们的正面引导,我断不会有这么大的能力和勇气的。

   《品报》虽然是借助于新兴媒体所策划的一个新式期刊,但编辑们并没有因为是电子媒体而忽视他的内在质量。由于和我的兴趣爱好相合,收到《品报》后,我都会急不可耐地认真研读、欣赏,也曾经试图以挑剔的眼光审视每一篇的文字。但令我非常吃惊的,哪怕是一些学术性很强的内容,也很少发现编辑上的错误,遑论一般杂志上常见的文字上的错误和遗漏了,足见编辑们踏实的作风,着实让人钦佩。尤其让我敬佩的是,编辑们在每期杂志上,都会或多或少进行着一些调整。特别是在版式、编排上(如彩页编排)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大气、高端,上档次,其鲜明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大气的编排,不亚于笔者所见到那些高品位的杂志。

    众所周知,振良兄是天津报界名人,藏书家和文史专家,除负责《今晚报》副刊领导工作以外,还兼着许多社会性的工作,如依托问津书院编辑《问津》杂志,策划出版“问津文库”等,尽管他很勤奋,但人的精力总会是有限的,而振良兄在繁忙的工作中,做每件事儿都一丝不苟,哪怕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最令我感动是,在每一期《品报》出刊后,振良兄都会急时把杂志传给我,有时还嘱咐我让我急时下载(因文件太大,服务器保留时间有限)。我常想,我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振良、元卿二位学有专长的师友,所以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给我创造了很多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还因为《品报》的创办,我能够直接接触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及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品报》正如一扇打开的门,给我指出了一条通往研究通俗文学的学术道路,我从内心感谢《品报》和她的编辑们!

   祝福《品报》,一路走好!

 

                          2014 年12 月15 日于津沽御河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