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聂公碑”

标签:
休闲 |
分类: 天津人文 |
http://s15/middle/5e2a525ftafbabaf1228e&690
(原稿)这张照片是聂士成殉难纪念碑(俗称聂公碑),摄于1926年清明节这一天。作者叫王泗逎,是民国时期天津著名文人王小隐的四弟,该照片刊于 1926年10月27日的《北洋画报》上。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与李鸿章是同乡,1862年入淮军当把总,后升任总兵。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率军渡海守台湾,屡挫入侵法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率军抗日。在辽东战役中扼守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升任直隶提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聂士成所部正驻防在天津城南海光寺。这一年的农历5月,聂士成率领部攻打位于法租界紫竹林一带的侵略军,一直坚持了8昼夜。到了6月1日,聂士成再次攻打小营门(今小白楼)一带敌军,因寡不敌众退守在八里台附近。6月4日,“率死士匹马陷阵”,被日本军队包围,聂士成被炮弹击中,腹部受伤,仍然继续指挥战斗。后来头部、胸部又中数弹而壮烈殉国。步卒王怀庆把聂士成的血衣送到北京,清朝政府对聂士成给以封赏,谥号“忠节”。此事,黄遵宪在《聂将军歌》多有描述:“天苍苍,野茫茫,八里台,作战场,赤日行空飞沙黄,今日被发归大荒。左右搀扶出里疮,一弹掠肩血滂滂,一弹洞胸胸流肠,将军危坐死不僵。白衣素冠黑裲裆,几人泣送将军丧,从此津城无人防。” 为纪念烈士壮举,袁世凯在天津三条石为聂士成修了“聂公祠”,天津绅民则在八里台树立了“聂忠节公殉难处”纪念碑,在碑亭两侧刻有袁世凯书写的挽联:“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
1926年清明节,王小隐与张聊公等人泛舟海河,他们在佟楼桥北登船,穿过八里台,“转南而舟频野迹,有丰碑峙道左,则聂士成殉难处也”。“虽非甚古,而其迹则至可徘徊,足为津门生色矣。”王小隐认为,“近世对外作战,以身命殉国者,只中东一役平壤捐生之左宝贵与庚子一役之聂士成耳,其责任心可敬也,因命家弟泗遒,摄影以志其处。”并吟诗二首,其一:“一溪春涨小舫轻,夹岸垂杨眼乍明。此际真同天上坐,惊心炮火暂收声。”其二:“黄尘碧血今何似,野渡桥头日欲昏。缓棹孤舟归去晚,斜阳春水吊忠魂。”
附图:聂忠节公殉难处纪念碑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与李鸿章是同乡,1862年入淮军当把总,后升任总兵。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率军渡海守台湾,屡挫入侵法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率军抗日。在辽东战役中扼守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升任直隶提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聂士成所部正驻防在天津城南海光寺。这一年的农历五月,聂士成率部攻打位于法租界紫竹林一带的侵略军,一直坚持了8昼夜。到了六月一日,聂士成再次攻打小营门(今小白楼)一带敌军,因寡不敌众退守在八里台附近。六月四日,“率死士匹马陷阵”,被日本军队包围,聂士成被炮弹击中,腹部受伤,仍然继续指挥战斗。后来头部、胸部又中数弹而壮烈殉国。步卒王怀庆把聂士成的血衣送到北京,清朝政府对聂士成给以封赏,谥号“忠节”。此事,黄遵宪在《聂将军歌》中多有描述:“天苍苍,野茫茫,八里台,做战场,赤日行空飞沙黄,今日被发归大荒。左右搀扶出里疮,一弹掠肩血滂滂,一弹洞胸胸流肠,将军危坐死不僵。白衣素冠黑裲裆,几人泣送将军丧,从此津城无人防。” 为纪念烈士壮举,袁世凯在天津三条石为聂士成修了“聂公祠”,天津绅民则在八里台竖立了“聂忠节公殉难处”纪念碑,在碑亭两侧刻有袁世凯书写的挽联:“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
1926年清明节,王小隐与张聊公等人泛舟海河,他们在佟楼桥北登船,穿过八里台,“转南而舟频野迹,有丰碑峙道左,则聂士成殉难处也”。“虽非甚古,而其迹则至可徘徊,足为津门生色矣。”王小隐认为,“近世对外作战,以身命殉国者,只中东一役平壤捐生之左宝贵与庚子一役之聂士成耳,其责任心可敬也,因命家弟泗遒,摄影以志其处。”并吟诗二首,其一:“一溪春涨小舫轻,夹岸垂杨眼乍明。此际真同天上坐,惊心炮火暂收声。”其二:“黄尘碧血今何似,野渡桥头日欲昏。缓棹孤舟归去晚,斜阳春水吊忠魂。”
可惜,聂公碑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83年3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复立聂公碑。但去掉了袁世凯的挽联,只保留“聂忠节公殉难处”7个字。2000年,有关部门重修聂士成纪念碑时,在碑上树铜像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