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梦忆:扒瓜贼

(2010-12-24 12:49:37)
标签:

休闲

分类: 桑梓纪闻

侯福志

http://s1/large/001IUOrJzy7DEHFrx5Cb8

我做过贼,村里人叫扒瓜贼。

呵呵,故事发生在1974年暑假。正是盛夏中午,烈日当头。我那时正是人小鬼大的时候,与外号狗子的小伙伴策划了一场扒瓜行动。村西边电车道(现在叫黄王公路)再往西有一块地叫羊毛地,当时的第四生产队种了一大片西瓜。看瓜者是一个老头,人称“王斜子”(小孩语),此时正在瓜地中间的瓜铺上躺着。他光着头,上身赤裸,穿着大裤衩,翘着二郎腿,手摇蒲扇,头部旁放了一只收音机,正放着连小孩都熟知的样板戏--“智斗”,他好像听得很入迷,悠哉悠哉的样子。由于四周没有障碍物,所以传得老远,只是中间夹杂着远处的蝉鸣声,看来,他已经放松了警惕。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们俩人背着柳条筐,绕到瓜地北侧的玉米地里,准备趁势大战一场。我俩把筐暂时放到了玉米地里,为不引起注意,我们把上衣脱掉,身上只穿着裤衩,趴着身子葡匐着钻进了瓜地。那时,我们只有十了岁,瓜秧还算浓密,身体被盛夏骄阳洒得通黑,混在绿油油的瓜地里还真不容易发现。我们一边摘瓜一边看他的反应,把瓜摘下后,又滚着推回到玉米地里。经过几个来回,筐里已经填满。狗子建议立即走开,否则,让人发现会很危险。我则主张连吃再带,否则轻意走开似有点吃亏,看来,贪得无厌并不是大人的专利。

此时,我们发现王斜子还在摇头晃脑,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他同意了我的建议,我们俩从瓜地里又摘了一个大瓜,用拳头敲开后,真不错,是个红沙瓤。那时,瓜的品种都是当地的,不熟的瓜都是白子白瓤,难得有这么好的沙瓤大西瓜。便大口大口地嚼了起来。

盛夏中午,除了鸣蝉以外,野地里显得非常寂静。也许是我们敲瓜的声音过大,也许是我们说话的声音传了出去。正在我们兴高采烈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突然感觉从北侧传来一阵狂风,只见一个上身赤裸的老头,伴着玉米叶沙沙的响声,把我身边的张秃子一下压在身下,就像猛虎扑食一般。看来,这王斜子早发现了我们,只是为不打草惊蛇,佯装没有看见,等待抓捕机会,看来,“智斗”这出戏没有白听,给他听后长了见识。狗子尖叫一声,想跺开已来不及,更无反抗之力。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个半死,连忙把瓜倒掉,拿起衣服背着空筐狼狈逃窜。

穿过几片青纱帐,翻过了几道柳树沟,鞋上挂满了泥水,总算逃出了魔掌,于是放慢了脚步。但刚往前一走,几座长满蒿草的坟头,赫然耸立。在坟间空地上,竟然还有一个死人头骨,白得发亮,把我吓了一大跳。正不知所措,忽然发现自己赤裸的上身,被玉米叶了剌了一下,流出了鲜血,这才意识到上衣不知什么时候丢在半路上。没办法,只得原路返回去找衣服。

还好,经过一阵慌乱,此时心里已经平静了许多,走了不多远,就找到了挂在玉米叶上的衣服。看来,今天走了背字,但还好,没有被逮着,也不知道狗子会受多大罪,他们家可是“四类份子”呢。没办法,也管不了那么多,只得拎着衣服,背着柳条筐,沿着小路往家走,又惊又吓,显然已经很累,径直到了村北头的桥口休息了一会儿。不大一会儿,就听见大喇叭传来惊人消息:下面广播好人好事。刚才,第四生产队看瓜人王建章逮到一个扒瓜贼,他是本村“四类份子”的儿子,叫狗子。请大家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地富反坏右又开始向人民群众猖狂进攻了。大队对王建章见义勇为且与地富份子斗争的精神给予表扬!

庆幸没有把我名字喊出来,之所以没有把我的名字喊出来,据后来消息证实:是因为我是下中农的子弟,不同于狗子这个“四类份子”,最关键的是我的父亲是村里的治保主任,治保主任在农村当时也算村干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