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小村近影

(2010-10-24 15:0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桑梓纪闻

   10月24日是个周日。因堂侄侯林得子,邀请我这个四爷回乡。约8点钟与妻从家出发,半个多小时到达武清区的二光村。三姐和福兰妹搭车一起去李各庄村。武清区的公路非常宽阔畅快,约用了一刻多钟就到了老家。石各庄镇李各庄村是我出生的地方,近年来城市化步伐很快,村容村貌亦有很大变化。我随便拍了几张照片,放在博客上,请大家欣赏吧。

     另附:《李各庄——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
                   
http://s2/middle/5e2a525fh9357a5249751&690
                          村里天天是国庆节. http://s11/middle/5e2a525fh9357a6defeda&690
                      倒退三十年生产队时期,我在上小学时,家里连本都买不起,如今我也开上汽车了
http://s7/middle/5e2a525fh9357a950a4b6&690
                           老娘的院子里种了一点青菜,都霜降了仍然郁郁葱葱
http://s9/middle/5e2a525fh9357ab66b218&690

http://s7/middle/5e2a525fh9357acf36136&690
                                       村子里东西向的小路
http://s16/middle/5e2a525fh9357ae8f7b2f&690
                                   宁静的村庄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http://s3/middle/5e2a525fh9357afee5f72&690
                                       村子的胡同
http://s14/middle/5e2a525fh9357b12edd9d&690
                                        收获的季节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http://s10/middle/5e2a525fh9357b335a1f9&690
                                    家有黄金不用愁
http://s3/middle/5e2a525fh9357b4a3c922&690
                                 村子里自来水塔每天免费为村民供水
http://s12/middle/5e2a525fh9357b5c5bb7b&690
                           家和万事兴
http://s3/middle/5e2a525fh9357b733f772&690
                                   玉米就是老百姓的金子
http://s9/middle/5e2a525fh9357b8839518&690
                                       左侧是村民委员会大门
http://s10/middle/5e2a525fh9357ba1fa3e9&690
                                     农村大嫂
http://s1/middle/5e2a525fh9357bb7e8be0&690
                               农村的标语口号连狗都看得懂
http://s10/middle/5e2a525fh9357bd0b4bf9&690
                             农村的景象与城晨总是不一样
http://s15/middle/5e2a525fh9357be2d303e&690

                           宁静的乡村令人惬意轻松

 

 

李各庄——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图)
作者:朱珊珊
2010-10-26     天津网-数字报刊
故乡小村近影
村民正在自觉分类处理垃圾

  垃圾分类处理这个话题似乎离农村很远。这个连城市都很难完成的事情,在农村就更难实施。但是在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坚持下去。近日,记者对这个村进行了采访。

  走进李各庄村,记者看到村子里的平房一排排整齐规范,街道干净、整洁,没有一个垃圾堆、柴草垛,甚至看不到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的白色粉刷字在村里主路两侧的墙上异常醒目。在村民庞云田家的院子里,几个垃圾桶和垃圾袋很是显眼。一个铁质桶,放灰土垃圾;两个不同颜色的塑料桶,一个放厨余垃圾、农作物秸杆和树叶等,另一个盛放泔水;三个袋子分别放厕卫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这些是镇里免费给大伙配的,凡是装在桶里的都是一天一收,装在袋子里的厕卫垃圾一周一收,可回收垃圾卖废品和有毒有害垃圾一月一收。”庞云田骄傲地说:“12路公共汽车从我们村经过,司机和乘客都夸我们村干净漂亮。”

  据了解,李各庄村2009年被确定为武清唯一的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无害化处理试点。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村里开展了深入的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30棵大树”“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在李各庄,有关垃圾回收利用的种种换算,老百姓可谓耳熟能详。此外,为了保证垃圾从分类、收集、运输到处理四个环节一路畅通,该镇已投资835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厂、泔水沉降池、垃圾挤压车间等大型处理设施。

  “你看,这个大池子,里面储存着是全村的泔水。”村干部李会千指着眼前密封的沉降池告诉记者,泔水沉降2至3天后,由镇里的灌装车送到污水处理厂变成中水;大量的厨余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送到镇环卫站,集中堆肥成为上好的农家肥;灰土垃圾则统一运送到村内指定地点,填坑造地。有毒有害垃圾,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据统计,眼下在李各庄村,已有75%的垃圾不再填埋,而是在村内消纳或是回收利用。为鼓励村民的积极性,石各庄镇还专门制定一套奖励机制,对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户,每月有10元的奖励。此外,对塑料袋、方便面袋、地膜等白色垃圾,鼓励农户进行收集。农户通过村委会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到镇环卫站兑付现金。曾经令人头疼的垃圾成了宝贝。

  一年以来,垃圾分类投放,这一小小的举动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房前屋后不再有垃圾了,居住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们的心里也更豁亮了。

  (朱珊珊)

 

                           李各庄——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

  

作者:朱珊珊
2010-10-26     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朱珊珊    原载《天津日报.武清资讯》2010年10月26日

 

 

李各庄——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图)
作者:朱珊珊
2010-10-26     天津网-数字报刊

 

 

     垃圾分类处理这个话题似乎离农村很远。这个连城市都很难完成的事情,在农村就更难实施。但是在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坚持下去。近日,记者对这个村进行了采访。

  走进李各庄村,记者看到村子里的平房一排排整齐规范,街道干净、整洁,没有一个垃圾堆、柴草垛,甚至看不到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的白色粉刷字在村里主路两侧的墙上异常醒目。在村民庞云田家的院子里,几个垃圾桶和垃圾袋很是显眼。一个铁质桶,放灰土垃圾;两个不同颜色的塑料桶,一个放厨余垃圾、农作物秸杆和树叶等,另一个盛放泔水;三个袋子分别放厕卫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这些是镇里免费给大伙配的,凡是装在桶里的都是一天一收,装在袋子里的厕卫垃圾一周一收,可回收垃圾卖废品和有毒有害垃圾一月一收。”庞云田骄傲地说:“12路公共汽车从我们村经过,司机和乘客都夸我们村干净漂亮。”

  据了解,李各庄村2009年被确定为武清唯一的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无害化处理试点。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村里开展了深入的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30棵大树”“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在李各庄,有关垃圾回收利用的种种换算,老百姓可谓耳熟能详。此外,为了保证垃圾从分类、收集、运输到处理四个环节一路畅通,该镇已投资835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厂、泔水沉降池、垃圾挤压车间等大型处理设施。

  “你看,这个大池子,里面储存着是全村的泔水。”村干部李会千指着眼前密封的沉降池告诉记者,泔水沉降2至3天后,由镇里的灌装车送到污水处理厂变成中水;大量的厨余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送到镇环卫站,集中堆肥成为上好的农家肥;灰土垃圾则统一运送到村内指定地点,填坑造地。有毒有害垃圾,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据统计,眼下在李各庄村,已有75%的垃圾不再填埋,而是在村内消纳或是回收利用。为鼓励村民的积极性,石各庄镇还专门制定一套奖励机制,对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户,每月有10元的奖励。此外,对塑料袋、方便面袋、地膜等白色垃圾,鼓励农户进行收集。农户通过村委会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到镇环卫站兑付现金。曾经令人头疼的垃圾成了宝贝。

  一年以来,垃圾分类投放,这一小小的举动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房前屋后不再有垃圾了,居住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们的心里也更豁亮了。

  (朱珊珊)

 

李各庄——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图)
作者:朱珊珊
2010-10-26     天津网-数字报刊
故乡小村近影
村民正在自觉分类处理垃圾

  垃圾分类处理这个话题似乎离农村很远。这个连城市都很难完成的事情,在农村就更难实施。但是在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坚持下去。近日,记者对这个村进行了采访。

  走进李各庄村,记者看到村子里的平房一排排整齐规范,街道干净、整洁,没有一个垃圾堆、柴草垛,甚至看不到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的白色粉刷字在村里主路两侧的墙上异常醒目。在村民庞云田家的院子里,几个垃圾桶和垃圾袋很是显眼。一个铁质桶,放灰土垃圾;两个不同颜色的塑料桶,一个放厨余垃圾、农作物秸杆和树叶等,另一个盛放泔水;三个袋子分别放厕卫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这些是镇里免费给大伙配的,凡是装在桶里的都是一天一收,装在袋子里的厕卫垃圾一周一收,可回收垃圾卖废品和有毒有害垃圾一月一收。”庞云田骄傲地说:“12路公共汽车从我们村经过,司机和乘客都夸我们村干净漂亮。”

  据了解,李各庄村2009年被确定为武清唯一的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无害化处理试点。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村里开展了深入的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30棵大树”“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在李各庄,有关垃圾回收利用的种种换算,老百姓可谓耳熟能详。此外,为了保证垃圾从分类、收集、运输到处理四个环节一路畅通,该镇已投资835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厂、泔水沉降池、垃圾挤压车间等大型处理设施。

  “你看,这个大池子,里面储存着是全村的泔水。”村干部李会千指着眼前密封的沉降池告诉记者,泔水沉降2至3天后,由镇里的灌装车送到污水处理厂变成中水;大量的厨余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送到镇环卫站,集中堆肥成为上好的农家肥;灰土垃圾则统一运送到村内指定地点,填坑造地。有毒有害垃圾,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据统计,眼下在李各庄村,已有75%的垃圾不再填埋,而是在村内消纳或是回收利用。为鼓励村民的积极性,石各庄镇还专门制定一套奖励机制,对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户,每月有10元的奖励。此外,对塑料袋、方便面袋、地膜等白色垃圾,鼓励农户进行收集。农户通过村委会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到镇环卫站兑付现金。曾经令人头疼的垃圾成了宝贝。

  一年以来,垃圾分类投放,这一小小的举动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房前屋后不再有垃圾了,居住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们的心里也更豁亮了。

  (朱珊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