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津讲坛系列讲座——天津记忆系列第八十三讲开讲

标签:
杂谈 |
分类: 地质遗产 |
http://s11/middle/5e2a525fg901873e4003a&690
http://s7/middle/5e2a525fg74cf3ed96a76&690
http://s10/middle/5e2a525fgda0f497c96b9&690
http://s7/middle/5e2a525fg90187681e8b6&690
http://s1/middle/5e2a525fg90187786c800&690
http://s7/middle/5e2a525fg901878bb3776&690
http://s3/middle/5e2a525fgda0f4bcbde32&690
http://s13/middle/5e2a525fg90187a34a2bc&690
http://s7/middle/5e2a525fg90187b43ed56&690
http://s15/middle/5e2a525fg9018805903ce&690
侯福志先生是本市武清区人,生于1964年10月,是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地质学会会员、地名学会会员,天津市矿业协会理事。是《中国国土资源报·法制周刊》特约顾问。
侯先生自1986年开始,从事民国文献收藏和天津地方史研究。著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主编有《天津地质矿产工作二十年》,参与《天津市城市历史地图集》等书籍的撰稿或审定,在地质矿产行业和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本次讲座,侯先生首先从地质和生产、建设及生活的关系谈起,使广大听众了解了地质是基础和先行,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地质工作,地质与生活密切相关,如健康饮水、地下水、矿泉水、珠宝玉器。学习到地质灾害猛于虎,舟曲泥石流,天津地面沉降、沙化、海侵、岩崩、滑坡等地质方面的知识。
通过侯先生的精彩讲座,对天津的地质遗产举要等专业知识传授,使广大听众对什么是地质遗产?其范围有哪些?天津的地质遗产、天津的矿产资源、天津的地热情况,以及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剖面基本情况及意义等,有了概念性地认识。
侯先生的讲座使听众走近了国家地质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先生与天津地热,了解了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主要创建人高振西先生建立蓟县的中国北方
“震旦系”(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情况。还知晓了人们认识自然历史过程的天然博物馆——天津贝壳堤与古牡蛎的基本分布情况、发现情况、地质学意义。
侯先生还向广大听众介绍了中国早期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张相文先生与1909年9月在天津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地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及地学杂志、中国地学会旧址考察、市领导的有关批示等相关情况。
侯先生的讲座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给广大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使大家深切认识到,对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天津蓟县以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学领域的研究、地质遗迹的保护、自然遗产的永久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欣赏我国最古老地质遗迹奇观的同时,从地学的角度对环境的变迁进行研究与预测,为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长远规划提供地质基础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2010.09.12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信息员:张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