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沤阁诗存》中的严修史料

(2010-07-14 14:4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津人文
《一沤阁诗存》中的严修史料(图文)

原载2010年7月14日《天津老年时报》春秋版.《沽上缘》专栏
  侯福志
http://www.jwb.com.cn/lnsb/res/1/221/2010-07/14/07/res01_attpic_brief.jpg
《一沤阁诗存》书影

    闲翻《一沤阁诗存》,发现数十首记载该书作者与津门学界名流之间的唱和文字,这些人中有郑孝胥、赵元礼、李琴湘、管洛生、徐石雪、王揖唐、马钟秀、吴子通等,其中保留的有关严修(严范孙)先生的史迹尤为珍贵。

    《一沤阁诗存》是一部编年体诗集,上世纪30年代初刊于天津。该书是作者张同书1923年到1930年间的诗作结集,分卷一(1923-1927)、卷二(1928-1930)两部分,存诗430余首。郑孝胥、赵元礼分别题签,王揖唐、马钟秀、吴子通、顾祖彭等城南诗社社员题词,作者及马钟秀作序。书后附郑孝胥题跋。

    张同书,字玉裁,自号瓦桥居士,生于1878年,直隶(河北)雄县(古称瓦桥关)人。清末“负笈京师”,“受诗文法于陈石遗(即陈衍)、林畏庐(即林纾)两先生”。自1915年开始,“避地津门”,“受知于严范孙”。1921年加入城南诗社,“以为之倡,自此同社诸子过从益密,而余之肆力为诗亦自此始矣”。张同书与严修之间,既有师生之谊,又是知己之交。他经常应邀到蟫香馆(严修书房)把臂论诗,“或追凉野水之滨,或聊步夕阳花坞”,这在《一沤阁诗存》中多有反映。

    笔者作了统计,涉及严修的诗作共计12首,从1924年开始到1929年结束,时间跨度达6年之久。其中作于1924年1首,即《首次严范师见和原韵》;1926年3首,即《八月六日严范师招游八里台舟中赋呈》、《二日杪蟫香馆师招赏梨花分得在字》、《幼梅石雪生日俱在腊月同人假蟫香馆赋诗公祝分韵得以字》;1927年4首,即《问田过谈上已修禊散后同人皆往八里台泛舟喜而有作》、《七月杪从范师游八里台分韵得清字》、《范师以八里台纪游诗见贶欲寄》、《十二月十六日雪中范师招集蟫香馆分韵得复字》;1928年2首,即《七夕后五日蟫香师招饮分韵得寿字》、《闻范孙师归自西山赋呈一律》;1929年2首,《哭蟫香师(师殁于己巳年二月五日)》、《二月二十日天津西郭外会送范师葬》。这些篇什多为作者等城南诗社社友与严修在蟫香馆聚会或共同泛舟野游并饮酒赋诗的情景,对研究严修生平极具史料价值。

     概括来说,这些诗作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了作者结缘恩师的兴奋之情。如:《八月六日严范师招游八里台舟中赋呈》:“蟫香馆外花如雪(今春范师置酒蟫香馆招赏梨花),八里台前水接天。两度从游问奇字,来生更欲结良缘。”二是表达了作者对严修盛情相邀的感激之情。如《七夕后五日蟫香师招饮分韵得寿字》:“初秋践胜约,如听钧天奏。馆以蟫香名,卷帙杂新旧。纵饮皆故人,公意一何厚。”三是表达作者对严修办学义举的敬佩之情。如《七月杪从范师游八里台分韵得清字》:“及时行乐多新雨,为国储才负盛名。北望成均隔烟水(谓南开大学),有人击楫待澄清。”四是表达作者对恩师逝世的哀悼之情。如《哭蟫香师(师殁于己巳年二月五日)》:“乍闻噩耗泪涔涔,辜负菁莪养士心(二十年前予游学保定,公适为学务长官)。半载睽违成永诀(客秋八月与公别后,旋赴保阳,不意竟成永诀),九原萧瑟入孤吟。春风桃李恩犹在,秋水蒹葭梦已沈(每年八月,公辄招八里台为泛舟之游)。几度从游南郭外,不堪回首是题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