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墨青与《广智星期报》

(2010-06-01 13:1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旧报钩沉

侯福志 (原载2009年《天津老年时报》)

    先贤林墨青(1862——1933),名兆翰,又字伯嘿,晚年号更生,是天津著名的教育家,曾任直隶学务处参议,津郡学务总董、天津县劝学所总董、社会教育办事处总董、广智馆馆长和《广智星期报》社长等职。庚子事变后,与许多先贤一样,林墨青投入到开民智、陶民德的社会变革中。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致力于基础教育工作。他利用原问津书院旧址,设立了民立第二两等小学堂,开天津民立小学堂之先河,此后近30年里,先后设立各类小学数十处,并创立了女子学校、师范传习所及体操音乐传习班等特殊教育形式。

     二是致力于社会教育。林墨青认为学校教育,不仅要与家庭教育配合,而且要与社会教育相配合,才能产生相辅相成的社会效果。为此,他在创办男女小学之后,更致力于开展天津的社会教育。他创立了社会教育办事处、宣讲所、广智馆等,还发起组织了天足会剪发会,倡导改变女子缠足、男子蓄辫的落后陋习。他还组织了一些宣传人员,在街头为行人剪发辫。

    三是致力于改良社会风尚。1915年,社会教育办事处创办了一份名为《社会教育星期报》的科普报纸,作为改良社会风尚的舆论阵地。这份报纸由林墨青任社长,韩补庵任主编,另有编辑、记者王斗瞻、戴蕴辉等。其编辑宗旨是:培养旧有道德,增进普通知识,筹划平民生计,矫正不良风气。该报文体是白话与文言兼用。主要内容是生物浅说、琐言、杂谈、常识和卫生等。每逢星期日出版一次,用四开毛边纸印刷,按照书页形式排印,裁开装订成册,如同一本书,便于保存。林墨青生前经常撰写文章,发表在《社会教育星期报》上。经常发表文章的还有陈宝泉、邓庆澜、李琴湘、赵幼梅、陆莘农等知名人士。1929年,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撤销,从689期起,改由天津广智馆(位于西北角文昌宫,今已不存)继续出版,报名亦更为《广智星期报》,进行风俗教化。 1933417日林墨青仙逝,终年71岁,《广智星期报》随之停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