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蓟县温泉漫话

(2010-05-29 15:03: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质遗产
蓟县温泉漫话

侯福志

  近日报载,具有本市“后花园”之称的蓟县,近日成功地开凿了一口勘探地热井,由于这是本市在花岗岩分布区首次实现地热找矿的突破,故引起市民的广泛兴趣。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蓟县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但唯独缺少温泉(学名称为地热),而与之毗邻的宝坻区,没有绵绵的群山,但却有汩汩温泉,并成为吸引数十亿元投资兴建温泉度假区的一棵梧桐树。这多少让有“后花园”之称的蓟县少了点灵气。

  难道蓟县真的没有温泉吗?不是的。据《畿辅通志》载,“蓟县温泉,在蓟县之笄头山,浴之能治百病”。该文献同时记录了与蓟县毗邻的玉田、遵化县的两处温泉。可见,蓟县温泉早已有之。可惜,这一记载被人们长时期忽略了,以至于从来没有人在蓟县进行过专门的地质工作。第一次对蓟县温泉进行科学分析的是地质学前辈章鸿钊先生。他在1926年编写《中国温泉辑要》时,曾对温泉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燕山(含蓟县)温泉出露与东西向的褶皱关系密切,地下高热物质沿裂隙上升,使地下水温度增高而形成温泉。他的这一认识,为后来的科学调查所证实。六七年前,地质工作者就曾发现,在蓟县至少有四五处温泉露头,温度普遍高于30℃,它们均分布在蓟县山前与平原交界的地方(地下为断裂),与章鸿钊先生的结论一致,但由于这些温泉露头温度较低,并且没有经过勘探的证实,所以,对蓟县能否找到具有开发价值的地热,还不能仓促得出结论。

  有意思的是,地质工作者近日在蓟县西部官庄镇以南、邦喜公路以北的北小屯附近开展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经过努力,已初步查明工作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布层位理化特征,圈定出了地热异常区的空间范围,并首次在蓟县花岗岩分布区开凿成功第一口地热勘探井。该地热井井深812米,水温41℃,出水量73.66立方米/小时,水质具有明显的“热矿泉”特征,即含有硼、锶、氡和偏硅酸等矿物质,符合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

  专家称,作为“后花园”的蓟县,第一口地热勘探井的开凿成功,其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实在不可小觑。原载2007 年 6 月 28 日 星期 四《今晚报》副刊日知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