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诞生在基泰大楼的《一炉》半月刊

(2010-05-27 17:41:23)
标签:

杂谈

分类: 风貌档案
诞生在基泰大楼的《一炉》半月刊
请选择字体大小【
 

侯福志

     友人王振良、张元卿二位先生要出版一本有关白羽(即《十二金钱镖》作者宫竹心)先生的纪念专集,嘱托我就白羽先生的早期创作活动写一篇东西。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白羽先生的早期传记文学作品《家风》。不久前,笔者有幸获得了宫以仁(白羽次子)先生赠送的《话炳》(研究白羽先生生平事迹的3卷本专集),对照其中所列白羽书目,均没有提到这篇作品,想必这又是一篇白羽先生轶文,这令笔者十分兴奋。
    《一炉》是由王永清先生于1930年4月1日在天津创办的文艺性半月刊,由著名报人吴秋尘任编辑。其办公地点设在法租界基泰大楼。

http://61.181.14.197/img/lsrw20090625001.jpg


    经笔者查阅资料后得知,基泰大楼即是位于今滨江道 109~123号的滨江旅馆。该楼占地面积  2100平方米,由基泰工程司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大楼中部5层,两端4层。首层为商业店铺,设有中二楼。二层以上为办公房或出租用房。主要入口上边为过街楼,二层设主楼梯和电梯直通顶层。基泰大楼为砖混结构,灰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柱基,由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柱承重。该楼主立面对称,用疏密相间的砖砌壁柱与大面积清水墙形成凹凸变化。再用青红砖组砌成圆形、方格和交叉等花饰。女儿墙使用古钱形混凝土镂空花饰,从而创造出比较好的阴影效果。大楼的主要入口的体量向里凹进,用两对绞绳柱以承托半圆筒券,筒券内顶为黄色方格。
    《一炉》为 32开本,每期50页,大约有30篇文章左右,包括散文、随笔、诗歌和短篇小说,另刊有书画、篆刻作品数幅,在内页夹有少许广告。从笔者收藏的第一卷第五号目录得知,《一炉》的作者大部分为《东方时报》文艺副刊《东方朔》(主编亦为吴秋尘,1928年休刊)的原班人马,如吴云心、吴微哂、宫竹心、徐凌影等,还有徐凌宵、毛状侯等知名人士。
    《一炉》虽然出版不到半年,但在天津文艺刊物出版史上,却有着很高的地位。据吴云心先生《抗战前天津文艺界杂忆》(见《吴云心文集》)一文,天津虽为大城市,但抗战前文艺事业并不发达,这从文艺性刊物的出版状况可见一斑。王余杞的《当代文艺》,是罕见的大型文艺刊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炉》和1934年出版的《天下篇》。可见,作为团结文艺青年的一个沙龙,《一炉》是抗战前少有的文艺期刊之一。
    关于《一炉》的特点,吴云心认为,该刊物不是单纯的文学刊物,其文章在新旧之间。吴云心的第一篇短小说《复仇》刊载在《一炉》第1卷第4号上,而没有发表在吴云心当时主持的《益世报》副刊上,足见这个刊物在吴云心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炉》第1卷第5号上,刊载了白羽的早期传记文学作品《家风》。这篇回忆性随笔,足有5千字。在这篇文章中,白羽以一贯的幽默笔法,向读者介绍了自己的“家风”。白羽一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呢?“不是名士也要风流,不是侠客也要怒打不平”这是白羽对自己孩提时代的自画相,而这个样子用其母亲的话说:“这也是家风”。
    据《家风》叙述,白羽有两个伯伯,白羽小的时候,大伯会降仙捉妖,画符治病。二伯“偏信单方”,也能治病救人。白羽堂兄行武出身,但识字无多,仅略视了几本“三国演义”,便张口闭口引经据典,什么六出祁山了,什么三气周瑜了。堂兄的儿子、白羽的贤侄,乳名“大傻子”,其行止“概可知已”。因此,“一家有这么几个人,直惹得父亲摇头,母亲穷笑。”“祖母在日,更指著一个个的鼻头,痛骂不已。”
    在《家风》里,有一段白羽学算命的记载。一位远亲王二嫂因夫妻打架常常犯昏厥病,有一天又昏死过去。白羽亲眼见过,大伯只用铁锥在她鼻角狠扎一下,二嫂顿时便哎哟一声跳了起来。从此,只要大伯在场,即使没有锥子,二嫂再也不会再犯昏厥病了。由于大伯有“内功”,所以白羽对自己的大伯很是服气。大伯对白羽也颇为喜爱,常把不许人动的红葫芦和宝剑等算命用的法器挂在白羽身上,并收白羽做了徒弟。此后,还是个七八岁孩子的白羽天天跟着大伯磕头打坐,逛庙行香。但这件事儿被祖母发现了,大伯被祖母痛骂一顿:“你疯疯你的罢,别作践我的孩子。”

http://61.181.14.197/img/lsrw20090625002.jpg


    《一炉》半月刊诞生在这座具有文物和历史风貌建筑双重保护价值的建筑物里,使这座建筑物平添了许多文化内涵。而《家风》作为传记作品,文法风趣、幽默,具有大家风范,说明白羽的文字功底在当时已很厚实,展现了这位北派通俗小说大家的另类风采。尤其是有关白羽的一些陈年往事,是《话柄》中所没有的。因此,值得很好研究。(原载《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网》)
附图:1、基泰大楼(今滨江旅馆);
2、宫竹心先生的早期传记作品《家风》书影
(作者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