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刘翠霞坟”
(2010-05-21 17:56: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桑梓纪闻 |
鲜为人知的“刘翠霞坟”
|
侯福志
|
近来,在本市武清区的李各庄村,一座尘封已久的孤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说,这座孤坟埋葬着被誉为“评剧皇后”的刘翠霞。 刘翠霞是评剧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也是评剧“刘派”的创始人。她于 1911年出生在本市武清区的敖嘴村, 3岁的时候随母亲沙氏“下卫”讨饭, 10岁时被卖给撂地艺人何丑子学唱辽河大鼓,不久随师傅到大连谋生。 11岁时进了李金顺(李氏亦为武清人)的落子班,走上了评剧艺术之路。 17岁时与李华山一起成立“山华社”,曾长年在福仙茶园、北洋戏院、大舞台、天宝大戏院等场所演出,并应邀赴北京、济南、沈阳等地演出,名震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天津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刘翠霞荣获“评剧皇后”的称号(后改称“评戏皇后”),而与在上海走红的另一位“评剧皇后”白玉霜齐名。 1941年 7月 5日,刘翠霞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床,不久因高烧不退去世,年仅 30岁。 关于刘翠霞遗体的埋葬地点,迄今有两个说法。据《民间采风·评剧女皇———刘翠霞》(作者谢晨)认为,刘翠霞被埋葬在其丈夫陈镜波家的坟地,该坟地坐落在陈家沟子(今属河北区)。 另外一种说法,是在刘翠霞老家一带流行的,传说被安葬在刘翠霞老家的敖嘴村。敖嘴村属石各庄镇,位于武清区西南部的京福公路西侧约 5公里。该村部分地块在解放后曾被划给了同属石各庄镇的李各庄村,该村南部有一地块被称为“沙记坟”,是敖嘴沙氏家族(沙氏是当地大家族)的祖坟,在“沙记坟”西南约百米,有一座孤坟便是刘翠霞坟。笔者曾就“沙记坟”的来历,专门造访过有关专业人士和当地村民,遗憾的是,有关专业部门的同志也并不了解。而据该村村民 70多岁的刘金华老人介绍,他曾在小的时候和同伴袁文采一起到天津南市一带的戏园观戏,其中就看到过刘翠霞主演的一出《珍珠衫》,她扮相俊美、风姿绰约、音调高亢,深得观众的喜爱。他认为刘翠霞长期在外漂泊,因此应该十分留恋家乡,故而死后被埋在老家也是人之常情,据他说,刘翠霞的坟地存在足有 60年了。村民侯志生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生产队的时候,经常被分配到“刘翠霞坟”去劳动。刘翠霞成名后,对老家人非常友善,凡乡里乡亲投奔她的,她都热情接待,绝无半点嫌弃,故而刘翠霞在老家一带口碑很好。村里有一外号叫孙油魔的人,经常到该坟地模仿刘翠霞的垛板“楼上楼”,哭诉悼念刘翠霞,其婉转的腔调、 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情,常叫人不自主地掉下眼泪。 由于笔者手头资料有限,有关“刘翠霞坟”的来历还有待查考,也希望知情者给个说法。 文 /侯福志 《每日新报》专副刊-津味风情-第36版-2004.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