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之一:瞻仰龙门石窟

(2023-08-19 15:28:25)
标签:

旅游

分类: 人生感悟
      暑假西游,选择最终目的地——西安。之所以去龙门石窟,一是它的地理位置;二是,龙门石窟,多建于唐朝,是唐朝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瑰宝之一。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遭受洪水之苦,大禹于是带领人民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龙门山被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
     所有的善举必有其大的贡献,当初大禹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处会留给后人一个世界的奇迹。沿伊河西岸徒步南行,一副石刻繁多的巨幅画卷徐徐展开: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由此可见,它是唐代的一个历史缩影。在决定西游之前,特地到电影院看了《长安三万里》,算是做游记前期预习作业,但这石刻确是唐朝文化的一大补充呢。
    此处有鱼跃龙门的传说故事,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鱼跃龙门,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成为今日高考必说的吉祥语, 这人文的色彩,无疑有锦上添花的功效;此外,伊阙之战,白起擂鼓助战的地方,位于龙门桥东边。成为胜利的所在地,此后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最吸引我的是,瞻仰一下一代女帝的风采 。石窟中卢舍那大佛,据说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不管世人怎么评说武则天,在我心里,她是智慧和美貌的综合,也是女性最杰出的代表。

西天取经不畏艰,
酷热人涌景难全。
此生也算从此过,
穿越人间千余年。
2023.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