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万亿怎么花

(2009-01-12 16:24:36)
标签:

财经

席斯 (经济观察报)
  如果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65000亿元,赤字6500亿,那么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总盘子将超过7.2万亿。这笔钱怎么花呢?
    本报获悉,200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7000亿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去年11月,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中央财政计划两年内支出11800亿用于启动经济的各项投资。去年底,已经落实了1000亿。
    今年安排的7000亿中,中央基建投资资金安排36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15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安排1300亿元,用于灾区城乡住房建设和产业重 建;车购税专项安排公路项目1100亿元;中央基金预算用于铁路、民航等建设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共1000亿元。
    大规模减收同时,扩大政府投资,提高社保支出,财政部门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减税与增支的关系。
    而地方政府因为长期以来的吃饭财政,对于今年支出显得很着急。减税政策使得地方财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收。河北省经过测算,各项减税政策将使其减收200亿元,湖南省170亿元。
    与之对应,各地公共财政支出需求不断扩大,一些民生方面的支出需要地方拿出部分资金配套,如廉租房建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绩效工资改革等等。
    有的省提出,中央应加大一般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西部省市提高公共财政支付能力;有些省则认为,财政部应明确国债转贷项目,让地方有足够的资金扩大消费,刺激经济。
    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已尽可能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预计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比去年增加5860亿,达到27202 亿,增长27.5%。财政部承诺,今后属于中央的事权由中央全额支出,地方事权按项目按比例分担,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为了刺激经济提高企业活力,是否还要继续出台减免税政策是企业一直关心的话题。在是否减税上,地方政府的观点并不同。
    安徽省建议,今年不要有集中的减免税政策了,否则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差距大,年中追加预算、配套资金、预算要调整,打乱了预算安排。
    吉林省建议,财政部原则上不要再出台新的减收政策了,能出台的政策都已出台。主要落实好已有的减免政策,不必出台新的了。“现在预算基本定了,而且很紧,如果执行当中还有大的减税政策的话预算很难完成。”
    陕西省官员也不建议集中出台减税政策。
    但浙江省认为,在企业税收上还有减免空间,财政应该以保企业为主,在企业所得税抵扣上出台政策予以优惠。
    辽宁省则建议,继续扩大减免税规模,可以再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形成的财政减收,用国债来弥补,他们认为,这比国债用来做固定资产投资更有效率。
    据悉,在税制结构调整上,财政部做了下述部署: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式,改变部分应税品目的计税依据;将部分严重污染 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房产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制度;研究环境税及相关税种的改革方案。
    但并没有提及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营业税税率等减税内容。财政部在对逐个税收进行测算中发现,目前能够继续减税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毕竟税收收入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一位财政官员说。
    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谢旭人要求,地方财政处理好减税与增支的关系,以及增收与节支的关系。他要求,在减收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要压缩公用经费和招待费等支出。
    在中央要求公用经费零增长的基础上,地方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去年吉林省在行政公用经费零增长基础上再压缩5%,会议出国等费用压缩了10%。
    对于地方财政面临的财力困境,财政部建议,中部省市降低非税收入,对税收应收尽收。据悉,中部省市的宏观税负比西部和东部要低7到8个百分点。大量的非税收入不仅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也因为其专项用途,财政不能安排用于公共服务。
    “这次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很大不同,1998年主要增加投资,几乎没有减过一个税。这次运用了减税、贴现、补贴等多种手段。”一位财政官员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