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教缺失问题?(原创)

(2013-04-09 15:57:25)
标签:

教育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教缺失问题?(原创)

/李良智

“留守儿童”是个沉重的词汇。小小的年纪,在贫瘠的土地上,面对破落的老屋、年迈的祖父母,在失守的乡村,在少了人烟的深山,没有父母的关照,像被遗弃的花朵,惨淡生存。

在学校的朗朗书声中,或可暂时忘却痛苦。回到家中,却面临亲情缺失,家教缺失,极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让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怎么办?开六个小药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跟着走吧。这是从家庭方面讲的,意在变留守儿童为跟读儿童。既然父母非要走,那就让孩子跟着走吧,咱也到大城市里去做个插班生,享受点好的教育。晚上回家,父母继续给与相应的家教。

二是父母回吧。这也是从家庭方面讲的,钱可以少挣,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成长容不得推倒重来,鼓励家长回家创业,带着技术返乡。实在不行,就近打工,就近就业。再实在不行,孩子父母轮番有个在家照顾孩子的。

三是教师妈妈。这是从学校方面讲的,这个我们这里有典型经验,《大众日报》登载过,女教师“一包一”成为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并主动认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结为小姐妹或小兄弟,不时带孩子回家吃顿饺子啥的,平时主动和孩子谈心,解决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消除隔阂。

四是培训隔代。这也是从学校方面讲的,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虽然是隔代家长,毕竟还是明白人多,要多进行家教方式的培训。同时,不是减少,而是增多家访的频率,多赏识孩子,多给孩子阳光,多给孩子温情。家访,必须以关心和报喜为主。

五是社会妈妈。这是从社会方面讲的,地方政府要发挥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的作用,提倡设立一对一的爱心妈妈,进行心理帮扶和生活帮扶,建立好档案,经常开展些活动,填补学校妈妈的不足,让孩子受到的关爱多些,更多些。

六是联络互通。这也是从社会层面讲的,通过设立亲情视频室等方式,让孩子随时通过电脑网络视频和自己的父母交流。有条件的,帮助孩子设立家庭电脑视频。或者设立家庭电话。社会也好,包括学校也好,多开展孩子们参加的活动,让孩子们交流起来,伙伴多起来,有了朋友,就忘了孤独。

每一朵花朵都美丽,每一个孩子都可爱。如果不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随着农村进城务工大军的继续加大,留守儿童问题将膨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留守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学习得更美好!

 

2013.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