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庄农日用杂字》(注释为原创)
(2013-01-23 16:23:05)
标签:
文化 |
我注《庄农日用杂字》(注释为原创)
文/(清)马益著
注/李良智
按:《庄农日用杂字》的作者是马益著,他是清朝山东省临朐人。《杂字》中含有地方方言较多,潍坊之外的人可能看不懂其中的一些词汇。同时,随着历史的变迁,文中牵涉的很多事物,已经淡出日常生活,成为历史,很有必要做些注释,故按我的理解,注释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李良智于2013.1.23
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
(杂字:把各种常用字缀集成韵,以便于记诵的字册。
你若待知道,听我诌一篇。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
(诌:诌,zhōu,胡编乱造。谦虚的说法。
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拴。抬在南场里,捣碎使车搬。
粪篓太也大,春天地又暄。只得把牛套,拉绳丈二三。
(暄:指土地松软。
肚带省背鞅,搭腰四指宽。二人齐上绊,推了十数天。
(肚带:把鞍子等固定在牲口背上的皮带。
搭腰:用皮条或绳子做成,使车辕、套绳不致从牲口背上滑下的用具。
绊:本义是指驾车时扣在牲口后的带子。这里指人用的,推小推车时的助力带子。两头挂在小推车两边车把上,中间挂在人的项部。
一个撒着粪,一个就扬鞭。撇绳皮抓口,笼嘴荆条编。
(笼嘴:戴在牲口嘴上器物,防止牲口干活的时候吃青苗;
拖车载犁耙,铲头犁子按。耢条湿的好,索头连横杆。
(耢:
蓑衣防备雨,苇笠钉上圈。驴将辔头带,牛把缰绳栓。
(苇笠:是用芦苇加工而成村人下地劳作的遮阳或避雨工具,也称斗笠,有些地方叫“席秸子”。 常和蓑衣搭配,作为避雨的物件。头戴苇笠,身披蓑衣,是从前雨天人们的标准装备。
领墒黑罩角,先去耕河滩。耩子拾掇就,种金尖又尖。
(黑罩角:黑色的健硕的牛。
耧斗锤拴好,楼仓板休偏。下首种秫秫,早谷省得翻。
(秫秫:方言,指高粱。
黍子共参稻,打砘不怕干。棉花严搪耢,芝麻种须搀。
(打砘:谷物播种后,用小推车、石头砘碌子等器具压实的过程。防干,种子容易发芽。
行说立了夏,家家把苗剜。带着打桑斧,梯杌抗在肩。
(剜:间苗。
捎桑把蚕喂,省把工夫耽。枝子具绳捆,叶子钐刀删。
(钐刀:是一种用金属制造的把儿很长的大镰刀。用于割东西。
蚕盛多打箔,苇席须要宽。老眠要做茧,簇了用密苫。
盐须早驼下,入瓮把茧淹。丝还没暇拐,麦子黄了尖。
场院结实压,苫子秆草编。市上领短工,连割带着担。
铡开麦个子,勤使蜡叉翻。下晌垛了穗,早晨再另摊。
(蜡叉:用蜡条树杈做的叉,翻挑用。
明日把场打,麸料牲口餐。套上骡和马,不禁碌碡颠。
(碌碡:liùzhou,石制的圆柱形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在我国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农村大量使用。
耙先起了略,刮板聚堆尖。扫帚扫净粒,伺候好上锨。
迎风摔簸箕,扬的蛾眉弯。若遇风不顺,再加扇车煽。
(扇车:用扇风的方法把已经碾过的谷类的壳和米粒分开的一种农械,由木箱和装有叶片的轴构成。转动叶片,就可以扇风。也叫风车。
布袋往家抗,傍里记着签。晒晒才入囤,省得招虫眼。
一时贪麦忙,地荒草似毡。快着寻工夫,市价百二三。
(工夫:短工;
晴天上崖做,阴雨锄河滩。急赶到北岭,棉花白泛泛。
豆角正该摘,豇豆角子干。割谷耪查子,秫秫又中砍。
(秫秫:方言,指高粱;
黍子凿苕苗,绿豆紧用搬。黄黑豆铺子,好上尽心看。
惟有荞麦晚,打来折子圈。苘麻才杀来,还没把头删。
(折子: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
好麻几捆子,也得下水淹。待去摘冬瓜,月工来要烟。
(月工:论月受雇的佣工。
来家取火纸,又到晌午天。饭锅才烧滚,鏊子支上砖。
(晌午:中午。
和面速赶饼,菜蔬盛几盘。盆碗刷洗净,磁罐将绳拴。
筐里放勺子,拿过担杖担。忘了拾上筷,梃子使不堪。
(梃子:这里指高粱连接高粱穗的秸秆,修长,挺直,可代替筷子用。
看坡领着狗,黑夜省胡窜。一时贪秋忙,没到菜园边。
(胡窜:到处乱跑。
葱蒜芥末韭,卷心白都干,秦椒茄子瓠,王瓜老了酸。
(王瓜:这里指黄瓜。
生菜曲曲芽,君当不稀罕,萝卜栽畦脊,茼蒿最怕干。
(曲曲芽:苣荬菜,为菊科植物,又名败酱草,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华北食用多为凉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荒山坡地、海滩、路旁。近年来,由于苣荬菜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山东各地已开始进行人工种植。
芹菜得早种,辣菜喜晚天。菠菜共芫荽,窖着过年餐。
(辣菜:指根用芥菜。也叫大头菜、芜菁、芥辣、芥菜疙瘩。它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有强烈的芥辣味并稍带苦味。榨菜质地肥厚柔嫩,口感脆辣。多用来腌咸菜。
扁豆爬薄幛,草麻在园边。金针续根菜,椿芽年年扳。
(薄障:篱笆墙;
蔓菁秋肯长,苔菜春里鲜。园边栽些菊,黄白不一般。
挪在盆子里,开来色色鲜。摆列条几上,屋里也壮观。
贪讲园中话,月工来要烟。谢犋就种麦,那得一日闲。
(犋:jù,畜力单位,能拉动一辆车、一张犁、一张耙等的一头或几头(多指两头)牲口称一犋。
行说寒风至,身上一挂单。夏货全无用,换些夹的穿。
(夹的:夹衣。
棉花纺成线,速叫机匠牵。巴结织成布,不要疼染钱。
(巴结:抓紧时间的意思;
染青做外套,蓝的做袍穿。裤袜俱棉厚,大鞋底用毡。
羊皮暖帽子,那怕大雪天。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
袍子套大袄,绉子靴卷尖。观音兜一个,蒙头并护肩。
有这几件子,冷点不相干。少小在须里,穿得怕单寒。
押风套着袄,暖袖冻不番。棉鞋满洲袜,脑袋遮了肩。
烘子盛炭火,念书也心安。煤渣炉虽好,生火大冒烟。
(烘子:炉子。火烘子在鲁西南农村应用十分普遍,且简单可行。它是用一种叫柽柳的条子编做的,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高30厘米的拱形筐子,像篱笆样,都有茶杯口粗的洞,用它可以撑起被窝筒。
小妮在怀里,抱着还叫唤。单布围裙子,尿下晒肯干。
(叫唤:方言,指小孩子哭;
花布盐旮旯,袄是蚂蜡鞍。缎子虎头帽,狗皮做袜穿。
支盘火龙炕,面子铺方砖。去了藤縻枕,凉席卷一边。
头枕印花布,被子褥子毡。冷热都不怕,实在是好山。
若不好上过,如何能这般。生财由大道,勤人不肯闲。
山茧买下些,蛾口练成棉。棉花轧去种,速叫大弓弹。
男女齐下手,不要坐着玩。织成绸子布,不穿兑成钱。
先要把粮纳,余钱把身翻。买上群廓落,冬天好踹栏。
(廓落:50斤左右的仔猪;
待买百麻山,十月才省钱。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
(麻山:大豆榨油后压成的直径一尺有余的豆粕饼。
达张铁粪叉,买个荆条篮。早起拾大粪,春季种庄田。
(粪叉:拾粪用的器具。和粪篓合用。
牛棚早挡了,秫秸排个严。不漏雨和雪,可以避风寒。
草根堆成块,预备好垫栏。谷穰和谷糠,喂牛不甚甜。
夹皮搀麦糠,吃个肚儿圆。得空拾柴火,早起磨下镰。
觅汉领几个,车运似旱船。不管干和湿,一总往家搬。
(觅汉:长工。
制下好几垛,尽供灶底烟。黏粥小豆腐,煎饼随时摊。
(黏粥:粥。
蒸些荞麦角,蘸着蒜泥餐。烧汤泡干饭,糊饼也休嫌。
(糊饼:锅贴,大铁锅烧热,锅底有水,将和好的玉米面平贴在水面上的锅壁上,连烙带蒸,做成的椭圆形饼状饭食。
面饼大犒赏,豆腐小解馋。说的咱家话,财主却不然。
弱人服参汤,肚壮吃黄连。清晨用点心,晚晌吃糖圆。
夏天鸡如面,鸡蛋和肉丸。麻汁调凉粉,各样材料全。
冬天肥羊肉,烧黄酒数坛。狗肉常常用,牛肉蘸醋盐。
血肠脏腥气,肝肺买一连。芥末调肚子,蛋是淹半咸。
南湖金色鲤,鳞刀爱尝鲜。对虾并蟹子,买些不疼钱。
(鳞刀:刀鱼。
围心肉一块,鹅鸭鸡相连。金华腿好吃,肘蹄烂才黏。
奶猪奶羊羔,烧煮盛大盘。解手刀子片,蘸着酱油餐。
鹿筋沙鱼翅,参鲍肉丝鲜,驼蹄与熊掌,猴头燕窝全。
那怕天鹅肉,说要也不难。野鸡兔子蒸,拿着不稀罕。
烹茶须叶好,第一数六安。松萝和武彝,假的不值钱。
南果为茶佐,橘饼共香橼。瓜钱麦门冬,荔枝和福圆。
(香橼: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
青梅南葡萄,闽姜辣又甜。榧子长生果,糖饯佛手柑。
(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种子。
山楂桃杏李,红黑枣二般。石榴霜柿饼,榛栗核桃圆。
白果名银杏,壮丽天下传。油果千张饼,满洲馍似拳。
糖培芙蓉枣,薄脆月饼圆。酥锭梅云桂,碎果有长团。
样数多不过,一霎难说完。明日去赶会,件件置办全。
簸椤箢子有,笊篱桑条编。酒篓分大小,筛子不一般。
(簸椤:簸箩, 盛物的筐,一般用去皮的柳条编成。
刖刀铁匠打,泥板把儿弯。窑匠买了去,挣钱赚粮餐。
(刖刀和泥板,都是泥瓦工工具。
锛凿锯斧锉,木匠有往还。锄杠和锄刃,酌量锄钩按。
(锛:bēn,木工用的一种工具,用时向下向内用力砍,称“锛子”。
熨斗大的好,烙铁不用宽。剪子京式样,广针鼻头尖。
有这几件子,省把裁缝搬。头绳称几两,家下整容颜。
木梳忌按齿,篦子仔细参。贪买零碎物,无剩盘费钱。
(篦子: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齿要比梳子更密。
来到木货市,牙床列两边。门窗随人意,梁檩分直弯。
(牙床:有象牙雕刻装饰的床,也泛指制作精美的床。
抽头香几样,箱子喜鳔粘。板凳满洲杌,椅子柳木圈。
(抽头:带抽屉的方桌。
大的是帑柜,小匣称火烟。食盒许多用,佃户要赏钱。
(帑柜:tǎng,收藏钱物的柜子。
案板买一页,树根也休嫌。矮桌交叉子,家常日用间。
(交叉子:马扎。
捎着俩格子,家去把机牵。这件寻常事,嫁娶两周全。
娶亲赁花轿,五彩色色鲜。轿夫穿皂衣,个个正当年。
宫灯与高照,挑在半空悬。旗锣头里走,伞扇在后边。
轿夫用一对,吹手雇两班。管家十数个,撒袋弓上弦。
几个把刀勒,标子用长班。看马被鞍笼,盖路夹红毡。
前拥后护的,像个八品官。新郎穿细缎,靴帽好新鲜。
宫花头上戴,身披红盖蓝。媳妇看绫锦,浮衣呢子毡。
头戴珍珠翠,狄髻妙常冠。围花金银打,箍子鸾凤悬。
响铃云肩上,飘带是八仙。挑牌索子系,钗环风头簪。
不论贫和富,难以凑办全。首饰无多用,假的就省钱。
男婚小登科,不是瞎弄暄。冠婚安八品,原是理当然。
新人坐芦帐,官客到席间。方才让了坐,管家装上烟。
茶罢换上酒,蔬菜往上传。鲜菜第一品,一连四大盘。
大小十二碗,饭须两三餐。席终官客散,嫁娶两周全。
(官客:男性宾客。旧俗称男宾为官客,女宾为堂客。
人生喜幸事,这是第一番。贪讲人家话,大事上心间。
早晨二十二,辞灶在眼前。糖光称几钱,黄面烙几盘。
(辞灶: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小过年”。 “辞灶”也称“送灶王爷爷”。民间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
烧香贡神马,迭镙化银钱。奠酒辞了灶,拾掇置办年。
(神马:迷信指灶神所驭之马。
蒸糕用黄米,加枣助味甜。发面蒸馍馍,多多揣几拳。
(揣:揣面,揉面。
诸般供养菜,少嗄把集赶。量上些粮食,粜来好使钱。
(供养:用供品祭祀。
花椒茴香有,就是少粉团。海蛰麒麟菜,虾米大的甜。
(粉团:淀粉。
香蕈与竹笋,鲁耳称几钱。想着请门神,画子捎几联。
(香蕈: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画子:年画;
先买对子纸,丹红砂绿全。花笺共黄表,锡箔不用言。
(对子:春联;
蜡烛称几斤,爆竹买两盘。茂陵盅一块,碟子要花蓝。
(花蓝:青花瓷。
汤匙不要紧,壶要扎里全。硝黄砂捎点,好对花药玩。
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手帕乌绫好,膝裤宝石蓝。带子红绦纲,官粉四五钱。
(红绦纲:红头绳。
梭布七八寸,铜扣买连环。妮要坠子带,小要核桃玩。
一阵胡吵闹,令人不耐烦。好歹溷混罢,哪的乜些钱。
(乜,nie,乜些:那么多的意思;
总有几千吊,也是买不全。几句俗言语,休当戏言观。
(吊: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专心记此字,落笔不犯难。
20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