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书院(整理
(2012-10-13 18:25:07)
标签:
教育 |
青州古书院(整理
文/李良智
1、青州府文庙
明洪武年间建,位于现偶园街偶园商场。明清时,青州府设府、县两级儒学,是庙校合一的文庙。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学费靠学田出租。青州在历史上曾出过6名状元。1952年,此处建人民广场,废。
2、益都县文庙
明洪武年间建,位于现青州宾馆西院。门外一边一个巨大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个朱红色的正楷大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废。清道光年间重修文庙的碑记仍存。
3、松林书院
北宋咸平年间建,位于现青州一中院内。蔡元培题写校训“勤朴公勇”。今保存完好,仍存古柏18棵。松林书院原名矮松园,是北宋宰相王曾读书的地方。明成化年间,青州知府李昂将名宦祠移建矮松园,祭祀宋朝13名有德政的青州知府,这就是13贤。他们是:寇准、曹玮、王曾、庞藉、李迪、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赵抃、张方平、吴奎、程琳、刘挚。
明正德年间青州知府朱鉴又把祭祀明朝以前41名青州名贤的乡贤祠转移到这里,增加了王曾、刘珝、石茂华、邢玠、钟羽正、冯琦、赵秉忠等名贤。并正式改名为松林书院。
清光绪29年,即1903年,废书院。改名为青州府公立中学堂。2012年10月5日,青州一中举行110周年校庆,即源于此。
4、云门书院
明万历年间建,位于今云门双语学校。清顺治、康熙年间,进行过大规模修整。清顺治年间,专用作考场,名“青州考院”。1912年,为青州师范学校。1914年,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5、旌贤书院
清光绪年间建,位于现中所街公安局家属院内。因“北宋仁宗皇帝曾赐名王沂公故里青州为旌贤乡”,故名。王沂公,即北宋宰相王曾。清光绪年间,后改名青州府官立中等蚕桑实业学堂。1914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今无踪迹。
6、海岱书院
清光绪年间建立,位于西店街北端。原名哈公怡园,是清朝“青州满洲旗兵驻防城”的哈副都统养老之所。今天,厅房仍存,解放后为西店小学。
7、宏远书院
清康熙年间建,位于南阳城府治东。青州知府陶锦建。陶锦《宏远书院记》:“夫宏者,广大之义也。远者,长久之义也。……庶从此而广大之,从此而长久之,后贤当必有同志也夫。”碑文今不存,院址难确立。此记载,仅见青州志书。
8、广德书院
清同治年间建,位于今原潍坊教育学院南院。属教会学校。光绪13年,即1887年,开设大学部,发展成为集大中小学在内的综合学校,培养的人才有民国海军司令温树德、齐鲁大学校长吴克明、山东省议长宋传典等。
9、培真书院
清光绪年间建,位于原潍坊教育学院北院。英国牧师创办。分上下两馆,上馆为神科,下馆为师范科。1906年,改名青州神道学堂,后并入齐鲁大学。
10、白龙洞书院
明成化年间建,位于青州城西50里德公泉峪。明朝进士曹凯创建,曹凯曾在白龙洞读书,后中进士,官至给事中。成化年间,曹凯62岁致仕返乡,创办此书院,实际为义学。
11、崇义书院
明正德年间建,位于青州府治西,清废。
12、凝道书院
明隆庆年间建,松林书院改名为此,万历十年张居正废天下书院,废。
13、汪公书院
明崇祯年间建,今位于东店街南端,康熙55年,即1718年,重建。今无痕迹。
14、荣保书院
清康熙年间建,位于青州府治南,清末废。
15、张公书院
清康熙年间建,位于今松林书院。青州知府张连登修松林书院,改办为社学,康熙末年,为了纪念张连登,把松林书院改为张公书院。
16、崇道书院
清光绪年间建,位于青州一中北院,时称西书院,后改崇道中学,只收女生,亦称崇道女校。1928年,停办。
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