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叶莉巴黎大日子亚明埃菲尔铁塔杂谈 |
分类: 情感·两性·家庭 |
爱情就是费洛蒙的效应,最多能支持13个月。剩下的时日,你还和他在一起,可能是利益,可能是习惯,也可能是亲情。爱情的膜拜者说,这是伪科学的谎言。即使不承认利益和习惯,亲情也是人类崇高的情感,但它在和爱情的比价中,爱情依然贵不可及。
就算没有人能赢得了时间,我们想留住青春那样留住永远像热恋一样的激情。是什么在消磨着彼此的爱呢?是距离吗?是财富吗?是扯不断的亲戚关系吗?是年龄吗?爱情是风筝,你只要牵着那根线,可松可紧,只要线还在,就能迎风飞扬。倾诉是人生中的一门学问,恰当地倾诉,可以排解人生中的许多烦忧。
距离产生美,这是个真理 /
热恋中的人恨不得成为彼此的双生,恨不能如胶似漆地时时、事事地长在一起。好似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情话。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在同一个房间呆一天也说不了两句话,半夜回来也只是发个短信告知而已。难道真的再过几年就成了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了么?那么不如短时间分开一阵吧。
叶莉和亚明虽然还没结婚,但是长期的同居生活,已经在他们的关系中生出了一种近乎于老夫老妻的气场来。当然除了默契和熟悉,他们最近还收获了另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疲倦、冷漠和疏离。曾几何时,只要有新出的大片,两个人一定会去观看,黑暗里握着双手,亚明给叶莉递纸巾,那是感人的桥段来到了。散场不是热烈的讨论就是一个劝她别哭了。可是现在,两个人都嫌影院远,堵车烦,停车难。后来连碟片都不买了,在线看看土豆就算了。你看你的,我看我的。
电影还只是其中一例,总觉得生活从香槟变成了可乐,但也好歹还有点二氧化碳,现在直接成了白开水。说同床异梦有点过分,但没有灵魂的交流这又是什么呢?
这年的年尾,叶莉的公司组织去巴厘岛,恰巧亚明也同期要去巴黎。虽说都是旅行,但是分开的。叶莉在临行前还有点决绝的惆怅,没准回来就劳燕分飞了。可等飞机着陆的一刹那,她看见了第一个印尼小孩笑脸,第一个想法就是拍下来发给亚明。正在这时恰好收到了亚明的埃菲尔铁塔照片,还附上一句——“爱就是巴黎塔尖上的一声叹息。”当年的那份感觉竟然又回来了。
《大日子》建议
小别胜新婚,暂时的离开,才更能让彼此有足够的空间看清自己是多么离不开这个如同空气一样,寻常又不可或缺的身边人。距离让爱的表达更自然,不做作,有内涵。
时光隧道,假扮童年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从小生长一处,从发小到恋人,再到夫妻,曾经这是个常规方程,现在,每天世界都在裂变的今天,能一杆到底,几十年,真是奇迹了。在慨叹缘分不从我之余,即使你们不是两小无猜,也可做做“二老还童”。就算他的童年没有你,也可以带他回去你的童年。
小花是个文静女孩,这是几年前的事,现在文静女孩成了贤淑少妇。她的另一半是卢克也是个寡言多于精明的老实人。本身两个人都不是什么能折腾新花样的类型,时间长了更是跟清水落面条一样,少了味之素,虽然平淡、稳定,但总是少了那一点火花。
一开始,两人都觉得这是常态,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不就是这样么?等过两年再有个孩子,生活的重心自然落到了孩子身上,这条轨迹在他们的父母身上已经上演过一回,这就是真经吧。
小花的朋友有了BB,又赶上一家外贸玩具店关张出清,小花买回来一大堆的外贸玩具,一股脑全都摊在地板上。因为外贸货,没有使用说明,小花和卢克两个人,就坐在地板上研究起来。哪个是用来挂在小床上的,哪个是能响的,哪个是内置音乐盒的,哪个是有软质小镜子的。两个人一边玩一边感叹生产玩具的人是多有想法,甚至两个人还心血来潮给那个没见过的宝宝写了玩具的使用说明,怎么玩最好玩等等。晚上,小花和卢克结婚以来第一次畅谈了童年,发现原来80后的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小时候还有那么多的相似。甚至他们有了每天晚上玩手影和公仔木偶剧的新节目。万圣节还远,两个人就定了去迪斯尼的票,回归童年的感觉真好。
《大日子》建议
在外面扮演了太多的成人戏份,只有在最亲密的人面前才能袒露出最真的你。两人在寻找童年的过程中才会再次发现彼此的唯一。
婆媳之间,沟通万岁 /
世界上最难沟通的两类人,不是贵族和贫民,也不是天才和白痴,而是婆婆和儿媳。一个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如果偏偏是天敌的话,对于任何一个男人,都是苦差。然而作为妻子,如果陷入和婆婆的长期拉锯战之中,不论什么夫妻恩情就全都在家庭琐事里变成了碎片。搞定你的婆婆是拉长你们热恋期的关键。
敏子和阿六结婚了,上演的是一线城市和卫星城的双城记,周末夫妻的距离感刚刚好。虽然已经一年了,但一点倦怠感都没有,还是那么卿卿我我的。暑假,做老师的敏子放假了,刚想去旅游,接到阿六的电话说公公、婆婆要来他们这里过夏天。敏子一听,就满身大汗,没有和公婆共同生活过,怎么办呢?
当然敏子是公认的高情商,所以这些事还是难不倒她的。和所有的老人家一样,婆婆也是个喜欢唠叨往事的人。婆婆每天都会拉着敏子说他们家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表兄堂姐以及侄子侄女等等一大堆的事情。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听这些跟听念经没什么区别,但是敏子虽然完全听不进去,也装出一副非常专注的神情。要是觉得太无聊了就一边做十字绣一边听。但是完全不会有不耐烦的神情。婆婆很久已经没有找到听众了,于是特别喜欢敏子。忽然有一天,婆婆说到了阿六的童年。敏子突然来了精神,然后灵光一现,不如就借婆婆的口,问老公的八卦吧。一个暑假下来,老公出生时有什么事情,几岁出水痘,几岁掉牙,小学成绩如何,带回家过几个女朋友,都是什么特点,敏子全都一清二楚了。婆婆也逢人就夸,说家里有个脾气好,有礼数又通情达理的好媳妇。
有了对老公以往的深刻了解,敏子更成了阿六的另一个自我,两个人的交流也完全形成了无缝对接,婆婆虽然过了夏天就走了,但是给敏子留下的却是回忆的财富。甚至连阿六都有错觉,越来越感觉和敏子好似好久以前就认识了一样。
《大日子》建议
年轻人和老人的代沟一般都是观念上的,对老人家不要采用试图改变的态度,而要注意倾听。当遇到有分歧的话题时,要有预见性地转移这些话题,变到有共同认知的话题上。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固然重要,但如果能虏获婆婆的心,这才能成为你和另一半更加升温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