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日子专访——林嘉欣

(2009-03-19 13:30:00)
标签:

林嘉欣

男人四十

二十被爱

三十想爱

分类: 明星·名人·故事

踏进位于酒店地库的摄影场地,推开一层又一层的轻纱幕门,眼下背景是歌舞升平的三十年代上海,昏黄灯光跟水晶灯各自各精彩、古典的香奈儿香氛瓶轻碰盛着醉意的水晶酒杯、丝绒座椅上留下玲珑的旗袍痕迹……循着电影般的线索,只见林嘉欣轻椅着长凳,身上一袭橙红色的晚装,在镁光灯下掀起了一道浮华掠影。

舞台上,林嘉欣当过歌星;只是,几乎一开始,她就肯定自己要走电影这条路。

大日子专访——林嘉欣

 

2030开拓透明度

八年多前,才二十出头的林嘉欣在电影《男人四十》中崭露头角。毕竟尚且年轻,演跟现实生活有距离的角色时,都要凭直觉,但状态难免时而飘忽。更实在、更有血有肉的,反而是那份教自己坦荡荡、无阻无挡的「透明度」。

「透明度」。我也试着加强我的透明度,重复追问着林嘉欣,意图也看清猜透。这么抽象的透明度,根据我所理解,是一份容纳任何事物穿透自己心灵的开放态度。

透明度,先丰富了生活的体会,然后理所当然投放到电影的情节里。「维持透明度,就是不能有任何习惯,才能跳出既定的框框;习惯使人安于留守私人的安全地带,不自觉地重复着自己既有的模式。」林嘉欣娓娓而谈。像水一样剔透,天性无色、无味、无形、无态,随着环境而流动……她可以填满任何形状的器皿,倒进水杯,就成了水杯中的水;流入大海,即化身海洋,无边无际地流动。是水一般的透明度,赋予她演艺事业更多更大的弹性。

难怪银幕上的她,驾驭角色,举重若轻,像《亲密》里的她,镜头来来去去只徘徊在狭小的车厢空间里,单是眉来眼去的眼神,却足以交待情感的来龙去脉。

这份透明感,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像水一样渗透着她的生命。

脱离二十字头的行列,刚踏入三十黄金年华。她的经历都给电影和角色丰富了。接近十载的打磨,在透明的界面下,她乐于呈现一张又一张不一样的面孔﹣﹣时而歇斯底里、时而邻家女孩。关于演戏,林嘉欣总是那样满足:「电影扩阔了我的生活和观点。」比如看人的时候,先开放态度,让视野更广更阔,这就是透明度。「其实人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好像一个在油麻地茶餐厅干洗碗清洁的人,他也会很proud of自己,因为他在为自己、为生活做事。每个人其实都在努力改变生活。」

作为观众,我们不也是渴望在银幕上的角色里寻找改变生活的入口吗?

 大日子专访——林嘉欣

 

汇聚直觉的人生

    电影中许多角色感受,往往在现实生活中跟自己擦身而过,只在于你能否赶及留意它、注视它,然后牢记它。那一幕只在剎那间出现,甚至稍纵即逝,当演员的就会本能地利用个人的敏锐直觉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丁点感觉放大。林嘉欣固然有收集感觉的方式:「我会将生活的影像都累积储起,汇聚成一个记忆图书馆,到了有需要的时候,这点点滴滴就能大派用场。」

    譬如这一幕常教她会心微笑的生活记忆:「排行第三的妹妹在四姊妹中首先出阁,在筹备她的婚礼期间,我就像总指挥,指挥各人的分工,忙得不可开交;直至婚礼当天,妹妺的婚纱裙摆触动了我,我默默地凝望着站在转角位置正准备出场行礼的她,然后,我的眼泪就如泉涌般淌下……眼前的她是这么漂亮动人,她终于长大了﹗平日我们在家互相吵吵嚷嚷,是那么的亲密,现在她则要住进别人的家了,我既感依依不舍,也很替她高兴。在这百感交集的一刻,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感觉。」

    演戏以外,对于爱情,林嘉欣也拥有虔诚的直觉信仰。一见钟情的强烈直觉,往往就是准确得无话可说。「过往每一次恋爱,第一次遇见对方时总会有「叮」一声的电击感,然后,我就知道我会跟他恋上。」谈到爱情,林嘉欣那种教人软下来的笑靥和甜蜜眼神,往往教人对她的爱情故事产生憧憬。

   「爱上一个人,可能缘于他的声音很动听,可能是他的指甲很干净,也可能是他的皮肤很整洁……只要那一刻让你盯着了他的指甲、碰到他的肌肤……」跟随林嘉欣甜蜜的语调,你也不难想象她那着了迷的模样。

    戏内戏外,恋慕的印象是那么近似。在电影中,跟郑伊健有过四度的感情交流,应付这个在她眼中如此礼貌周周、善良而对人关怀备至的情人对手,林嘉欣运用了她的职业水平,驾驭情感收放。「拍电影难免长时间跟对手相处,不知不觉会被迫爱上对方,但其实彼此间的认识只有很少。那种好感大概是一种朝夕相对所投射的假象,其实一直是自己跟自己谈恋爱罢了。」听她这么理性的解说,我就明白她所指的﹣﹣工作可以清清楚楚,感情关系则无法清清楚楚的道理。

 

二十被爱三十想爱

大概这就是2030的差别。

20多岁的女孩子,像那时的林嘉欣,总是沾满被宠爱的幸福;30岁的女人,察觉爱不够,更想爱了,渴望化被动为主动。

爱,抑或被爱,究竟哪一方比较幸福?哪一方比较快乐?无论你有多计较,这两种角色身份到头来都是不由自主。

「昔日的每一段感情,我几乎都是被爱那一方。」她说,30岁前只着重『自己』,一切都以『自己』出发,眼中只有工作、工作和工作,忙得精疲力竭,根本没气力去想怎样爱。

反正,她有条件注定扮演被爱的角色

大日子专访——林嘉欣

林嘉欣形容那时候才二十多岁的自己太自我了,从来没有想settle down的感觉;也可能根本未遇到,时候到了,直觉就会告知一切。「譬如妹妹出嫁前我曾经问她:『妳只有25岁,才这么年轻,为什么就肯定要跟他结婚?』妹妹说:『因为我无法想象没有他的生活。』大概就是需要这种感受了。」

「现在我很ready for一段稳定的relationship。」大前提是肯定了自己有勇气付出,想爱、想爱得比对方多。林嘉欣说,现在懂得了爱情跟工作没有直接影响,假如遇到好的对象,便决心努力去爱,学习付出,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到再爱的时候,一切都会改从『我们』出发、从家庭出发。

假若真的遇到想爱的他,林嘉欣也会为了争取被爱而成为第三者吗?顿了一顿,还是选择小心翼翼﹣﹣她说自己始终没有勇气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包括破坏别人的家庭,所以,宁愿选择安静地离开这段关系,沉醉在跟自己谈恋爱的感觉中好了。

她说,二十多岁的自己很冲动,爱得很冲动,每每跟对方争执也流于冲动,情绪大起大落,结果苦了自己,加上经历不多,小事也很执着。遇着情人节、拍拖周年纪念、大时大节不能跟情人见面,她就会很不安﹣﹣这不是每个女孩子都无法原谅的事吗?「现在,我更明白爱自己的意义,会谅解男人在工作上的压力,多了一份包容。只要对方平时对自己体贴,那就天天也是情人节。 」﹣﹣现在竟有像她那样体贴动人的女子?

由激情、爱情,转化为感情、亲情,几乎每对恋人都会走到这段亲密的距离。我慨叹,难道没有更好经营爱情的方法吗?「对啊﹗情人不能24小时都处于热恋状态。两个人住在一起,一起建立自己的家,一定要尊重对彼此的承诺。」嘉欣随即又投诉:「为什么只有女人在经营感情?难道男人都不用经营这段关系吗?」

说到这里,她不期然换上了娇嗲的声线:「女人得天独厚在于懂得撒娇,无论在工作上是多么逞强的女强人,回家后也需要被人宠、被人疼,所以女人不要吝啬表达自己需要爱的感受,适当的时候真诚、坦诚地撒娇,但切忌滥用这个武器。」三十想爱的林嘉欣,还是会保持她的「娇」纵吧﹗

 

「我不属于娱乐圈﹗」

大日子专访——林嘉欣

三十岁之后, 犯过错、无可避免地痛过,累积了经验,自觉对自己的认识多了, 她说,现在,她的人生才真正展开。「我会更懂得为自己争取,勇往直前,也不再将问题诿过于人。」譬如早前她往巴黎进修戏剧,公司问她:花这半年的时间会得到什么呢?「做每一件事都不一定追求结果,如果凡事都要一连串计算的话,生活的压力会很大。」信任直觉的人,像林嘉欣,一般都不太擅长数学题﹣﹣只要相信做了会让自己得到快乐。

况且,没有人会知道结果是怎样。

林嘉欣坦言现在正积极期待Mr.Right的出现。「当然会结婚呀﹗」……还未问完,嘉欣已经抢着回答。随即补充:「当你很努力地寻找,他就偏偏不出现。当你不去找他,他就会自动出现。」

她是这么一个爱演戏的女人,又是一个很重视家庭的女人,当日后身份有所改变,还能鱼与熊掌均可兼得吗?「为什么选择结婚就要放弃电影?我对于演艺工作的热诚是不会改变的,婚姻的身份也不会对我的工作有任何影响;其实我并不是属于娱乐圈的,我固然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家庭。」

一路上一帆风顺的林嘉欣,她那讨人欢心的甜蜜笑容彷佛就是遗传自她口中乐观父亲的标记。林嘉欣予我的印象总是那样悠然自得,才懒得你争我夺,正如她说「我不属于娱乐圈」,就是没有属于娱乐圈那份浮华。三十而立的林嘉欣,刻下还追求什么?「能够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份简单,就是快乐。」最后,她也不忘将自己的乐观心情跟身边的人分享:「无论身处的环境如何悲观,别忘了身边永远有朋友跟家人跟自己一起度过难关,这样已经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