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分不分 劝君去问高中生
(2009-02-09 17:49:33)
标签:
教育文理科高中生文科 |
2月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就教育改革的20个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有高中文理科合并的问题。据网上征求的意见结果,凡是社会人士的意见,支持文理科合并的略占上风,凡是在校高中生的意见,支持文理分开的占上风。依我看来,我比较倾向支持在校高中生的意见。你要问我为什么,因为高中文理科分与不分,在校就读的高中生最有发言权。他们支持分开,自有他们的道理,因为时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已经很重了,如果文理不分家,势必会给在校高中生身上再加上一块课业。这是他们不能承受、也不愿承受的。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不改革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只将高中文理科合并,结果会适得其反,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以我的亲身经历,我觉得高中应该分文理科。凡是升到高中的学生,年龄都在15岁左右,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学什么,不学什么,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恶,如果社会人士和专家们还为了这个理由,那个理由,非要给他们附加上他们不愿学的课程,其结果,只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反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记得自己刚上高一,那时的中学对文理分科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的心里已经有了对文理的偏好了。我喜欢学文科,对数理化那些东西一直不感兴趣。高一时,学校里没有文科班,我们一些爱好文科的同学便开始自学了。上化学课的时候,私底下偷看历史,上物理课的时候,看地理。任课老师发现以后,反映到校长那儿,校长坚决反对我们学文科,认为学文科没前途。那时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校长在全校大会上批评,又让班主任做我们的思想工作,但都收效甚微,我们仍然私底下自学。我们戏称自己是地下文科班的。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学年,到了高二,学校无奈之下,只得开办文科班。
凡是上过高中的,不知有没有和我类似的经历。那个时侯,正是学生的青春叛逆期,在选择学文或者学理上,多少带点叛逆的倾向,老师越是不让学的东西,却偏偏要学。但不管怎样,上了高中,学什么,不学什么,肯定跟学生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有关。有专家说,中国之所以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根源在于高中文理分科。这是没边儿的事,哪有那么严重。中国人得不上诺贝尔奖,原因是多方面的,岂能因为高中不分科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又都那么鲜明,你将文理合并了,他们就能好好学了?这种牛不喝水强摁头的做法,是教育的大忌,要不得。关键是要从初中开始,改革课程的设置,一些必要的知识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掌握就行了,没必要到了高中,非得要准备考文科的,学理化;考理科的,学史地。
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合并,教育部应该听听在校学生们的意见。教育就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因为这个,因为那个,强制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