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自杀案震动网络。据他留下的遗书称,前妻翟某某以“举报漏税”和“揭发灰色经营”为要挟,向他索取1000万“精神损失赔偿费”和三亚的房子。苏享茂被逼到走投无路,一念之差就跳了楼。
根据苏享茂的遗书,还有他哥哥苏享龙的说法,不少网友都怀疑他遇到了职业骗婚——当然,其中真相,还是有待警方去作专业的揭露。但无疑,职业骗婚这个罪恶行当一直都存在,而且犯罪也有相应的规律,值得大家留意。
一、闪婚闪离。
据苏享龙称,弟弟苏享茂和女方自今年3月30日通过网络婚介认识,6月7日领证,7月18日离婚,前后不到4个月。其中,从认识到结婚不到3个月,堪称是闪婚闪离的典型例子。
骗婚案中,经常出现闪婚闪离,这和一句俗语息息相关: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就如一面照妖镜。就算你看人的眼光再怎么不济,但只要相处得久,他的缺点疑点阴暗点,你多多少少总能够看出个大概。你认识一个人越深,受骗的机会就越小。
正因为如此,骗婚的人给你考虑的时间总是很少很少。他们会投怀送抱,主动推进,让你早日上钩,他们就能早点收割撤退。
黄冈市就曾发生过一宗骗婚案。苦主和骗子从相识到结婚,前后不过两天。最后警察一查,原来骗子前后有过19次结婚记录,属于职业骗婚无疑——试想,如果这苦主不是太过心急,而是坚持恋爱一年半载,这猫腻怎会看不出来?这“高效”的骗子又怎肯在他身上再花时间呢?
二、社会关系少。
据苏享茂自述,他只见过女方的母亲,至于同事朋友,他从未见过,单位也没有去过——这些细节,很符合骗婚的第二个特点:骗子展示的社会关系一般都很少。骗子本人,和你见面的机会也很少。
两年前,四川就出现过一宗骗婚案,嫌疑人是一对“母女”,合伙以结婚为名诈骗人家彩礼。警察调查后发现,这对“母女”实质上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在网上相识勾结。当男方表示要见女方亲友时,骗子就会带上“母亲”,让对方深信不疑。
在这些骗婚案中,苦主不会见到骗子真正的亲朋,就连假的“亲戚”也很少会遇到。这样,一方面能防止人多嘴杂,说错话走漏风声;另一方面,当骗子要脱身时,人数少也容易隐匿。
三,刚认识就很关心你的经济情况,软磨硬泡不断要钱。
苏享茂称,女方看到他的股票、房产后,就表示要和他生孩子。他认为,大家都是奔结婚走的,对她也特别慷慨。
这让我想起上海的一宗骗婚案,骗子和苦主在中山公园见面之后,很快就表示愿意结婚,但声称母亲需要5000元作为见面礼。当男方付钱后,骗子又陆续以“母亲生病、自己车祸”为由多次索要钱财。而且,只要苦主一表示怀疑,骗子就会说“你不爱我,枉我还对你以身相许”等等,激起苦主的内疚感,从而屡屡得手。
这种诈骗手法,旁观者看很不合理:毕竟大家相识不久,为什么苦主就肯一万几千地不断给钱呢?
然而,对于苦主来说,这常常是他们的弱点所在。这些人容易对自己缺乏信心,内心认定:如果不给钱,对方是绝对不会爱上自己的。所以,他们会控制不住地给钱,试图以此把握一段关系。但没想到,却因此走进了骗子的圈套。
周公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