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动攻击:明里忍让,暗里搅局

(2017-07-10 14:45:19)
标签:

情感

心理

婚姻

文化

健康

分类: 周公子专栏

文/周公子(专栏作家)

       安徽小伙子徐某,因为盗窃罪五度“进宫”,原因竟是两个字:逃婚!

       徐某的盗窃生涯是从相亲开始的。父母逼他和不喜欢的女子恋爱,他不敢反对,就跑去当小偷,终于如愿以偿被判3年10个月。用他的话来说:当了罪犯,女方就该死心了。

       可徐某的女朋友没有死心。等他一出狱,双方家长夹击,徐某只好乖乖去领证,还生了个大胖儿子。然而,这样的家并没有留住他,接下来的几年,他多次盗窃入狱,每次的“如意算盘”都一样:“她该提离婚了吧?”

       徐某的这副德行,活脱脱诠释了一个心理学的名词:被动攻击。

 

       顾名思义,相对于“主动攻击”而言,被动攻击者外表是消极忍让的,就如徐某对父母和妻子始终没有攻击过一句,看起来十分配合,然而,他们做出来的事却能把人气死。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家庭中常见的被动攻击:

       “莫名其妙的拖延”——被动攻击者不反对配偶的意见,但老拖着不去做,害得别人办不成事。

       白领小丽就发现,丈夫是个选择性拖延症患者。赞成的事,他会毫不犹豫;但反对的事,他就会一拖再拖。有一次,小丽决定换掉家中的电视。丈夫就说,某国产品牌不错,现在还有优惠。小丽试着商量说:“我觉得某进口品牌的质量有保证啊,你觉得呢?”丈夫不再坚持,只说一句:“好吧,你说什么都好。”但接下来,当小丽提出要共同去选购电视时,他就一再拖延,小丽等了他几个月,最后只好气鼓鼓地自己去买电视。

 

       “充当阻碍者”——被动攻击者并不直接对配偶表达不满,但他们会不断妨碍配偶达成心愿,并攻击那些帮助配偶的人。

       陈先生家失败的装修,就是陈太太被动攻击的结果。装修是陈先生提出来的,陈太太也没有反对。但素来爱清净的她,内心很讨厌全屋装修。从施工队进场的那一天开始,陈太太就抱怨不断,语言之刻薄,次数之频密,竟让包工头忍不住第二天就和陈先生解除了合约。陈先生被气个半死,问陈太太是不是不想装修。陈太太说:“没有,就是那些工人素质太低了。”

 

       “奇怪的弱者”——被动攻击者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会突然冒出很多毛病,最后让别人不得不改变主意迁就他们。

       “三代单传”的大伟,从小就觉得妈妈很黏他,不黏爸爸。结婚前,大伟打算买套房子搬出去,爸爸也劝导妈妈说:“我们老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做儿子的电灯泡。”妈妈嘴上答应,但每次大伟一搬出去,3天之内,她必然头痛、摔跤、打破家具、无缘无故感到眩晕……直到儿子搬回来照顾她,一切问题又会神奇地消失。最后,大伟媳妇私下说:“你妈是不是耍花样啊?”大伟无奈地说:“大概是吧。但不能不回去啊,万一真有事呢。”



被动攻击的元凶:没信心

       被动攻击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直接表达不满和主张”。因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信心,总是害怕直接表达会惹来麻烦。

       对于自己,被动攻击者是不信任的。他们会有主张,但又担心想法不对、不符合对方口味或者隐藏着巨大的缺陷。所以,他们不敢提出主张,以免要为后果负责。他们会选择表面上迎合对方。

       然而,迎合毕竟有违他们的心意,于是,他们会采用“被动攻击”来解决这个问题,即:表面迎合,实际上则是拖延、妨碍、抗拒,让事情变得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却不必为此负责。

 

       对于别人,被动攻击者是依赖又戒备。他们认为,别人都是敏感小气的,如果直接表达不满,别人一定会抛弃他们,导致他们丧失赖以生存的关系。因此,被动攻击者会像上文陈太太那样,把不满指向周边,拼命攻击施工队,从而迂回地攻击了她依赖的配偶陈先生,还有他的全屋装修计划。


 

       有人说,被动攻击者讲到底就是“阴险”,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搅了别人的局还要装无辜。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被动攻击是一种防御机制,当事人并非故意为之,只是受潜意识支配。

       意识上,被动攻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啥毛病,只觉得人生太憋屈,啥都不敢说,不敢驳,整天死命压抑,对方还经常投诉不满意。他们的内心长年都不好过。自然,这样的人,也很难让身边的人好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