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了婚,却活得像守寡

(2017-06-18 23:40:34)
标签:

情感

心理

婚姻

张泉灵

分类: 周公子专栏

        早前父亲节,张泉灵发微博说:其实,父亲节可以发起一场吐槽孩子他爹的活动,你会发现,很多中国婚姻完整的家庭,父亲扮演的不过是付赡养费的前夫的角色。 

        这话听起来很尖刻,但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即:在亚洲文化中,父亲在家庭情感支持的位置容易缺位。很多男人并非不爱自己的妻子儿女,但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往往就只是给钱、给钱、给钱,再无其他。家庭事务,他们交给妻子去打理,自己很少过问。在日本这些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国家,男人甚至以早回家为耻,更别说多抽时间陪伴家人了。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妻子抱怨自己经历着丧偶式的婚姻。就如我的一位读者所说,她生宝宝之后,老公没有帮过半点忙,认为这些女人事务都应该是她和婆婆干的。有一次,宝宝饿了哭泣,她正好在忙,就要老公帮忙冲一下奶粉。谁知正在看电视的老公丢过来一句没空就再不理会。

        这位读者说:除了他给家用的日子以外,有时,我真怀疑这个男人是不是已经死了?怎么我一点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我结了婚,却活得像守寡一样。

        父亲的缺位,也导致母子的黏连变得特别厉害。尤其是生育一个男孩的家庭,由于没有父亲把孩子从母亲身边带开,也没有兄弟姐妹陪伴他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所以男孩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恋母情结,和母亲抱团不放,共融共生,并对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构成影响。

        同时,由于缺乏父亲这个男性形象作示范,男孩只得模仿母亲、祖母、保姆等女性的行为,长期耳濡目染,导致大批男孩阴柔有余,阳刚之气却配额不足,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成年男性在家庭中的缺位。它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幸而,今天它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去讨论和关心的焦点。张泉灵的吐槽建议就是其中一种——相比起每年父亲节的一片感恩之声,这种吐槽,无疑蕴含着另一种深沉的爱意。

                                                                                周公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