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着睡觉容易做噩梦,这是很多人的生活经验。但这份经验是否有科学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
最近,美国一项实验就显示,趴着睡会明显增加噩梦的次数,关联指数高达60%~80%。也就是说,趴着睡觉的实验者中,有六成到八成人真的做噩梦了。
噩梦与睡姿,为什么会有这么紧密的联系?
从生理角度看,一个人即使睡觉了,大脑也不会完全入睡。它依然在放哨,对外界刺激保持警惕,以防有事发生时可以及时唤醒主人。这种警惕,导致大脑会把睡眠时的身体感受带入梦中。
但凡起过夜的人,都不难体会到这样的经验:当半夜尿急了,就容易不由自主地做找厕所的梦,找啊找,直到憋醒或者尿床为止。
今年夏天,我做过一个更直接的噩梦。梦中突然出现一个警灯,红光乱闪,铃声刺耳,吓得我从床上弹起来。醒来一看,原来我踢了被子,半边身体被风扇吹着,冷到发僵发痛,再不醒就可能发生危险了。于是,大脑直接在梦中扔来一个警灯,催促我醒来。
这就是刺激与梦的联系。
同样,当我们趴着睡觉,身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大脑受到刺激,就会通过噩梦发出警报,督促我们苏醒。
此外,从心理的角度看,梦境再荒诞,但主题与现实总是紧紧相连。例如,一个人睡觉前心情不好,做梦时的主题往往也是悲伤、难过或焦虑的;或者,这个人会做一个快乐的梦,但分析之下,会发现快乐背后隐含着对不如意现实的逃避——这也是一种相连。
梦境主题和现实的联系,让噩梦和“趴着睡”的关系变得难解难分。因为趴着睡经常带来“受限、约束、窒息”之类的体验,所以,梦境主题更容易相应地出现被捆绑、被囚禁、鬼压床之类的恐怖内容,真实地反映我们当下的处境,并提醒我们:起来吧,该换个姿势了。
周公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