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感情,如何影响你的感情模式

(2016-02-02 03:55:02)
标签:

情感

心理

育儿

分类: 周公子专栏


      有调查显示,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的时间会更早。具体而言,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孩子的初恋年龄都在16岁及其以下,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相对较晚。

      恋爱的早晚,表面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但由于青少年很多心理发展是通过家庭去实现的,所以,他们的初恋时间和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有些青少年很早恋爱,是因为有些愿望在家庭无法实现,于是,在青春期性欲的驱使下,他们转而在外面寻找对象去实现这些愿望。例如——

      在父母感情较差的家庭中,虽然父母未必会刻意伤害孩子,但因为长期心境恶劣,自顾不暇,所以他们可能会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或者只关注学习和身体,却无法顾及孩子在青春期的复杂感受。因而,孩子会下意识转向外面,寻找关注自己情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无疑,同龄人最容易负担起这样的角色。

      因为孩子对于父母关注的渴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当同龄异性能够满足这种渴求时,就会激发出巨大的好感和亲密感,由此发展成一段恋情。

      此外,父母感情较差的家庭,经常会出现“亲子过度粘结”的现象。即,一方对于配偶非常失望,于是死死抓住孩子作为自己亲密的对象。“死死”的程度,可以是毫无空间、全面入侵的。例如,只要孩子一在家,父或母就会唠叨个没完,逼孩子做这做那;或者不顾孩子的意愿,对于孩子的事问长问短;孩子不在家时,经常骚扰孩子的朋友,追问孩子去向,等等。

      这样的家长会带来“窒息”的感觉,令孩子不由自主想离开,想找个空间喘息;但另一方面,孩子内心又需要亲密感。于是,一个“能够给予他空间”的对象就有可能得到孩子的感情。

      这种条件下发展出来的恋情,其甜蜜程度和死去活来,有时并不亚于那些家庭幸福的孩子的恋情。但实际上,两者会有区别。

      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恋爱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渴求”,是对“家庭无法满足的愿望”的追求。而这种追求的前提,是他们内心的匮乏。他们的家庭不温暖,唯一温暖就是对象了。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爱起来怎会有满满的安全感?尽管要关注的得到了关注,要空间的得到了空间,要宠爱的得到了宠爱,但因为内心匮乏,家庭匮乏,所以他们得到了,却总是害怕失去。因为害怕,又会生出更多波折。

      相比之下,家庭幸福的孩子,恋爱的动力中虽然也包含一定的渴望,但“匮乏”的感觉并不严重。他们明白,世界上有许多人关注自己,重视自己的价值,家庭是自己的后盾,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所以,当他们得到恋人,内心自然会很高兴,但却不会时时害怕失去。他们的恋爱模式沿袭父母,懂得如何和谐地与另一半相处以及冲突,因此,他们的恋爱路也会相对顺利一些。

 

                                                                                          周公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