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女生交往保持44厘米,太荒谬了

(2014-12-26 00:25:29)
标签:

情感

心理

交友

分类: 周公子专栏

       最近,一份《男女交往承诺书》在网上流传,承诺书规定:禁止接收或给予异性食品、礼物;禁止给异性拎书包、外套等。最爆笑的是,承诺书要求“男女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如果违规,则会被严厉处罚,轻则诫勉谈话,重则给予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劝其退学处分。
       我浏览了一下新闻,发现这份承诺书居然是真的,出自济南平阴一中高一老师的手笔,发给高一级的2000多名学生。不过,在网上引起争议后,承诺书已经及时废除了。

 

       我看,济南平阴一中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为,这份承诺书一旦被签署执行,2000多名学生都会因此备受影响。
       他们会受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我们来明确两点:
       一、高一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他们会出现健康的性欲;而且,他们也背负有社交、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在社交中定义自己和世界的重大成长任务,所以,在这段时间出现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事。哪怕这种交往带有情感的意味,都是人之常情。
       二、高一学生的心理结构还没有发育稳定,家长、学校和朋友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这意味着,学校的承诺书,对于他们会造成一种心理引导。

 

       好了,现在承诺书出台,将男女生交往描述成一种“应该被惩罚的事”。那么,如果学生认同了这个观念,他们的正常性欲就会被压抑,性观念就容易被扭曲,个中危害,也不用我多说了。
       同时,如果学生依照青春期的惯性,从这个承诺书的观念中反叛出去,“你不让我谈恋爱?我非谈!”那么,他们会反叛出多远呢?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已无法获取他们的信任,也就无法指引他们了。同时,如果他们的家庭和朋友圈都不能提供有效、正确的引导,这些学生的青春期就容易失控。
       所以,一份观念错误的承诺书,危害之大,可以到达难以想像的地步。

 

       到这里,有人会问:“让男女学生交往,万一他们怀孕、情仇、自杀……那该怎么办?”
       实际上,青春期学生出现上述情况,恰好跟他们缺乏有效引导者有关。他们需要有一个人告诉他们:如何疏导情欲,同时又保护自己;如何表达愤怒,同时不伤害别人;如何宣泄悲伤,同时不会被悲伤淹没。当他们知道怎么做,就不会轻易怀孕、情仇、自杀了——而一个有效引导者,前提必须是获得他们的信任。在此,承诺书的出台,效果恰恰是将学生推向敌对,最终会失去他们的心。
       当学生不再信任老师,那么,老师再怎么一片好心,都很难被接受了。
                                                                                                                       周公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