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里打老婆”——心理素质差别陪产
(2013-12-22 03:18:04)
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一对在宁波打工的夫妻,即将迎来第一个孩子的降生。这时,妻子和丈夫商量,希望他进去陪产。丈夫抱着见证孩子出生的心情,欣然答应了。谁知,进了产房才发现和想象差很远,妻子剧烈疼痛,哭得撕心裂肺,丈夫起初还会抚慰妻子,但半个多小时过去,妻子依然疼痛,还要求由顺产改为剖腹产。丈夫和医生怎么劝说都没用。
这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丈夫竟然动手打起了妻子,一边打一边责怪她“为何不能再忍受一下”。
孩子出生后,这对夫妻会如何算这笔账,新闻没有讲。但可以推断,这一幕是极其糟糕的,搞不好就会对妻子、对亲密关系产生很大的伤害。所以董郑佳最后说:“有些丈夫是不能进产房的。”
然而,不进产房,这种人的感情生活是不是就风平浪静呢?真的很难说。因为这种人的性格,都含有具破坏性的特点,包括:
无法消化压力——对于丈夫们来说,进产房,意味着很多情绪扑面而来,包括妻子剧痛带来的煎熬、安抚妻子却不成功的挫败、还有各种意外各种选择等等,都会一下子压在丈夫的心上,成为一种很重的负担。
不过,有些人是能够消化这种负担的。他们的心理基础打得比较好,具备了自我共情的能力(这让他能够理解自己正在面对的事情,明白自己正承受着什么,也能够有意识去帮助自己渡过眼前的心理难关)、自我抚慰的能力(他能够安慰自己,平复自己的情绪)、还有情绪升华的能力(比如有些丈夫进产房前感受到压力,他会把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去了解生产过程,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支持妻子)……这样的人,面对产房错综复杂的形势时就能hold得住。
但像上文的丈夫,他显然没有这样良好的心理底子。在忍受了半小时的压力后,他就失控了——这也折射出一个疑问:这样的人,平时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挑战时,能不能hold得住呢?显然,这是个不大乐观的未知数。
此外,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性转嫁——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大好,当压力降临时,他们无力独自承受,所以一定要冲别人撒气。例如上文的丈夫打妻子,算一个例子;再例如最近微博上转爆的一段视频:“妻子和丈夫吵架后,当街虐打幼女撒气”,也算一个例子。这种“一定要找人撒气”的压力应对模式,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不断树敌。而他们的亲密关系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