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媳是如何炼成的
(2013-01-08 22:40:52)
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然而,和不少读者谈起这件事时,许多人都说,“我很佩服她们啊,其实很难做到的”,“我不是圣人”,“那是多少年修来的缘分啊,她们上辈子应该是母女吧”……言下之意,她们堪为典范,但难以模仿,“我也不知道她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去翻相关的报道,终于明白为何会给读者这样一个印象。这些报道的叙述,看上去更想讴歌好人好事:“好婆婆细心照顾半身不遂媳妇八年”“好媳妇带领家人劳动致富,民主理家”……读者只看到她们关系很好,却不明白如何经营。回想自己初见婆婆或媳妇的时候,内心也曾经期待“未来关系很好”。可惜,一步步走下来,事情却莫名其妙,未如所愿。现在见人家乐也融融,只好感叹一句“她们圣人”了。
但内心依然很困惑。孰令至此?
这令我想到一个问题——要把“十大”树为典范,但仅仅报道她们“关系很好”,这是评选的“戏肉”吗?有借鉴意义吗?真能让大家获益吗?
要大家从“十大”中真正获得正能量,就必须让她们明白“好婆媳是如何炼成的”,让她们看清楚那些先天条件——包括个体的人格、行为模式、家庭结构,几代人的关系模式(尤其是婆婆与儿子和丈夫的关系,媳妇和父母的关系),等等;还有后天成长,在新的家庭组合中调整关系,直面困难,化解危机,有效沟通,共同进退……是这一切造就了良好婆媳关系。至于“她们很好”,那只是这一切的结果而已。
美好的结果,只是催人探索家庭相处奥秘的入口。相关机构花费了相当的努力,从一亿广东人中挑选出“十大好婆婆”和“十大好媳妇”,这是十分难得的。但如果只将大家带到入口,未就个案作深入具体的分析,那未免太可惜了。希望相关机构请专家继续跟进了。
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