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为何桃花多
(2012-12-05 23:05:52)
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很多读者一看就明白,这是洁癖。它的背后是强迫症,在娄先生身上,强迫症状通过“清洁”表现出来。在我的专栏也不时可见此类例子,而且一点都不难发现。
比如,有些当事人拜访别人家,坐下必垫纸巾;杯子的水要么不喝,要么自己拿去反复洗几十次;有些当事人在阳台晾了衣服就不准别人进去,以免“污染”空气;每格衣橱必须放一块肥皂“消毒”;买回来的木家具必须用洗洁精清洗后暴晒,就算晒爆木纹也在所不惜……
洁癖者一旦进入婚姻,身边的正常人不堪其扰,离婚也不是稀罕事。但奇怪的是,他们开头往往很受欢迎。比如娄先生,媒人很爱为他介绍对象,女人也喜欢找他做老公,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涉及两个问题。
首先,人在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的表现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就是内外有别。尽管洁癖患者内心充满纠结焦虑,在各种场合都有向外投射的机会,但在普通人际乃至远房亲戚中还是会表现出克制,相当一部分洁癖的人看上去整齐有礼,容易予人好印象,所以旁人就像娄先生的媒人那样,很乐意促成他们的姻缘。然而,当他们步入亲密关系,向亲人投射焦虑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枕边人会发现,当初媒人说的那些优点,现在正在要她们的命。
其次,不少人对洁癖了解不深,以为只是自己爱干净,不是坏事。娄先生的几任妻子都是看上了他的这个特点,第一个妻子还死活要嫁给他,都认为爱干净的男人对自己有好处,“卫生上不用自己操心了”。但她们没有意识到,正常爱干净和洁癖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本质是控制欲、侵略性。洁癖者内心极度焦虑,需要通过“清洁”这种手段来控制环境,保护自己的安全感,所以他们对家人的干预极深。比如,有人和家人出门时,无论路途再远,都不许他们喝水,防止他们去公厕“沾染细菌”;有人外出就拿一条毛巾,不时往自己和家人身上抽抽拍拍,“拍死细菌”;有人自己一天洗两次头,也逼着配偶这么干,否则不许上床……这时,“清洁”就变成了家人的噩梦。
我留意到,娄先生27岁第一次结婚,6年后离婚,此后平均两年换一个妻子。这意味着,其中有可能存在闪婚闪离——这轻率的潮流玩意,真是害人啊!
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