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恋爱”未必能解脱
(2012-09-19 17:49:03)
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再这样下去,人类要绝种了”,我听到一个朋友这样说——其实,这涉及到两个问题: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度能够被取代吗?什么形式能够取代它?
自从告别封建社会后,一夫一妻制就成为文明社会的主流。虽然这期间,不少其他关系形态并存,但依然未能动摇它的地位。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性开放、多性伴侣的嬉皮文化曾经令婚姻制度备受质疑。它的唯一性被视为禁锢和笼牢。但几十年后,笼牢逐渐显示出它的价值。玩不动的嬉皮和整个社会主流文化开始回归,将目光重新投注于家庭。
这一方面是基于唯一性带来的安全感,起码,你能够确认天天睡在旁边的那个人没有暗病、吸毒或者其他可以威胁你的隐患。相比之下,多性伴关系却时常令你暴露在危险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婚姻的稳定性,头痛脑热,生老病死,你能确保有个人在身边照应。而嬉皮,第二天早晨你就和他分手了,留下的联系电话,你都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之后,随着女性大量步入社会,经济走向独立,又出现单身主义浪潮。这一次,婚姻作为经济体的意义受到挑战。女人们都在问:“既然我能够赚到钱养活自己,为什么要受男人和婆婆的气?为什么要被孩子拖累?”所以部分女性选择单身和女权。但这依然是少数,在许多地区甚至属于个别。因为大家都会算账。首先,两个人赚钱始终比一个人多。其次,虽然两人要赡养更多人,但同时也收获更多社会关系,是生存的有力支撑。长辈,让你看到温暖;孩子,让你看到希望。
至于现在的二次元解脱,其实可视为“青春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暂时现象。这些所谓“不想和真正异性交往”的小男孩,大多数18~24岁,这个年龄的男人重点是性。所以,一个做得逼真、可以加热的充气娃娃,的确能带来不少满足。同时,这些男孩的母亲,这时大部分都身体健康,可以继续照顾儿子,而数据表明,草食男和母亲关系比较好,甚至同性朋友聚会也不介意带母亲去。这样一来,母亲就部分代替了伴侣的功能,令他们可以暂时逃避到虚拟世界中,不急于寻找真正的女朋友。
然而,当男孩踏过30岁,开始重视情感需要,而他们的母亲又变得更加衰老,一个真正的伴侣就变得重要起来。他们不得不去寻找,因为很难有东西可以替代。这时他们要担心的,是年轻时没有锻炼好吸引异性的技能,到年老色衰,面对姑娘,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
周公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