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父母
(2012-08-18 02:08:21)
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这就是所谓的“精确相亲”,通过事无巨细的条件分类,先筛选出一批门当户对的男女,家长满意了,再安排他们见面,有人认为,这样的效率比较高,不会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成功的机会比较大。
然而我认为,硬件的吻合不能代替性格的契合,包括人生重大观念、兴趣爱好、人格特质、处事风格等,如果样样都对冲,两口子怎能过安乐日子呢?但这些关键因素,基本上很难在精确相亲中被“精”出来。所以,有的父母在相亲角蹲点几年,孩子还是孓然一身,这些例子还不在少数。
然而,精确相亲也并非简单的人肉市场,里面还是有一些有关原生家庭的筛选和交流,无论对于恋人或者单身男女,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首先,了解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父母。比如在相亲角一位长年拉线的中介就说,有些孩子,他根本不会给介绍。为什么?“家长自我感觉太好。男生财会专业本科、公务员、英国和中国双会计证。联系好的女方家长打电话去,刚介绍几句,男方家长马上接口‘你们配不上的’。这样的人太没礼貌,以后做了婆婆很难搞,女孩嫁过去也不会幸福。”
“不会幸福”,包含着两重含义。第一层,当然是婆婆盛气凌人,媳妇要么当受气包,要不针尖对麦芒,闹到家无宁日。但第二层含义,反映出这位家长的自卑感,她需要摆一副高傲的姿态,恰好证明她缺乏自我肯定。这种母亲,也许对孩子要求很高,期待“完美儿子”来弥补自己的自卑,导致孩子永远生活在绝望和缺爱的环境中;也许将自卑投射到儿子身上,什么都暗示“你配不上”,最后养出一个同样自卑的儿子……无论是什么情况,这样的丈夫都不好相处。这从他母亲身上就能窥探一二。
其次,彼此父母的契合度有参考意义。相亲角中,很多家长不是光看物质的。他们的确会挑选条件差不多的对象,但不会直接要电话,而是上前攀谈,看自己和对方家长是不是投缘。如果谈得来,他们才会通过中介人要联系方式。
这种了解方法虽然隔了一代,但起码,它为日后两大家庭的沟通打下了基础,都是家长自己选的,说话也容易一些。而且,家长和孩子的个性存在一定关联,能聊得兴高采烈的家长,孩子恋爱成功的几率也会大一些。周公子

加载中…